PSA正常就没事? 还是可能罹患摄护腺癌
PSA(摄护腺特异抗原)是评估摄护腺健康的重要指针,不过台北荣总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张延骅提醒,PSA并非评估摄护腺癌唯一指针,研究调查发现,PSA小于1的患者中,8%的患者摄护腺切片有问题,而PSA在4到10之间,则有20%-30%的患者有摄护腺癌。即使切片正常,依然有四分之一的机率没抓到病灶。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PSA
张延骅主任表示,不只摄护腺癌,很多原因都会造成PSA飙高,像摄护腺肥大、摄护腺发炎、泌尿道感染等因素,也都会造成PSA升高。当PSA升高,重点在于找出背后原因,若发现切片结果正常,使用药物治疗后,PSA还是居高不下,可能代表没抓到病灶,此时就要考虑再做一次切片,或进行核磁共振摄影检查。
摄护腺癌症状 常遭误认为老化
摄护腺癌到了晚期,存活率便大幅滑落。张延骅主任表示,第四期摄护腺癌五年存活率约49%,十年存活率则只有28%,约三成患者第一次诊断便是第四期。不少患者出现小便速度变慢、尿不出来、尿滴滴答答漏不停、频尿等症状时,都以为是单纯老化现象,等发现不对劲时就医,可能就已经太晚了。
晚期摄护腺癌患者 用药选择增多
治疗晚期摄护腺癌以荷尔蒙疗法为主,但多数患者在治疗18到24个月后,便产生抗药性,连荷尔蒙疗法也失去效果。近年来陆续出现抑制雄性素新药,像刚通过健保给付的口服雄性激素接受体消息传递抑制剂,就可以为使用荷尔蒙疗法失效的患者提供另一种选择。
运动、晒太阳、健康饮食 降低摄护腺癌风险
张延骅主任提醒,想要预防摄护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规律运动、晒太阳,以及避免食用过多高油脂、油炸食物,并少吃红肉。研究显示,透过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有助降低摄护腺癌风险,民众平常也可吃花椰菜、番茄等含抗氧化食物来防癌。
定期检查PSA 非常重要
张延骅主任也建议,50岁以上族群就应定期检查PSA,若是一等亲患有摄护腺癌等高风险族群,则建议45岁开始就要定期检查PSA。40岁族群可以先做一次PSA检查,当作未来数值变化参考基准,一旦发现数值快速上升,就要提高警觉,接受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