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不要乱补铁剂 以免提早再见!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不少人头晕、贫血、容易疲累时,以为自己缺铁,便会自行买铁剂、叶酸等营养补充品,希望这样可以改善贫血症状。不过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常务理事、马偕纪念医院血液肿瘤科张明志医师提醒,贫血不一定是缺铁造成,像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就可能造成贫血症状,这类患者若乱服铁剂,铁剂就会长时间沉积于体内,不只造成各器官伤害,甚至也会危害生命。


贫血≠缺铁 必须靠医师诊断
张明志医师分析,许多老人家习惯将贫血称为「缺血」,造成很多人以为贫血就要先补铁,但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问题在于骨髓功能出现异常,不只缺铁造成,如果透过食补、药补拼命补铁,不但无法改善贫血,还会造成铁质过多,引起生命危险。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秘书长、台大医院检验医学部、内科部医师周文坚指出,当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患者因接受输血治疗、大量补铁,导致体内各器官出现铁质堆积,在脑下垂体堆积就会影响发育,或造成不孕症;在胰脏堆积,就会引发糖尿病;在肝脏堆积会引起肝硬化;若在心脏堆积,就会造成心脏衰竭。患者若接受排铁剂治疗,有助延长存活期。


台湾患者发病年龄 提早至50-60岁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常见症状除了贫血,还包括疲倦、出血、发烧、体重下降等,男女患者比率约21,虽然患者多属60-70岁年长者,但因人种基因不同,在台湾,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提前至50到60岁,甚至有不少患者不到40岁。


慎选治疗策略 延长存活期
周文坚医师解释,骨髓化生不良反应依患者风险高低,后续产生急性白血病的机率也不太一样。以中高风险族群来说,治疗方式可归纳成化疗、去甲基化药物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然是唯一可治愈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目前已知运用去甲基化药物,可减缓病情进展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医师也提醒,少数服用排铁剂患者可能产生皮肤痒、腹泻、肾功能变差等副作用,去甲基化药物则可能造成血球下降、体力差、吃不下饭等副作用,需要定期追踪用药后的身体状况。

  该文章《贫血不要乱补铁剂 以免提早再见!》由网友『精神超越肉体』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