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热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间歇热
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疟疾是由雌按蚊叮咬人体,将其体内寄生的疟原虫传入人体而引起的.是以周期性冷热发作为最主要特征. 急性肾盂肾炎是指肾盂粘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腰痛,肾区叩痛,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为膀胱有炎症的表现).
人体的温度是由代谢活动、骨骼肌肉运动等产生的热量形成的,通过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维持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故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有时受测量时间、部位、年龄、饮食和运动等情况的影响而略有差异。在一昼夜里,体温呈周期性波动,凌晨2~6时最低,下午6~8时最高,变动范围在0.6℃左右。一般口腔温度为36~37℃,肛门温度比口腔高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低0.2~0.3℃。
体温超过37.4℃时,称之为发热。37.4~38℃为低热,38.1~38.9℃为中度热,39℃以上为高热,临床上常把41℃以上称为超高热。
间歇热在体温上升之前,多有恶寒或寒战,全身骨骼肌剧烈收缩而大量产热,使体温骤然上升,体温迅速下降时常伴有全身大汗,容易出现虚脱。
间歇热缓解方法
发热处理间歇热常反复高热,持续多日,机体消耗很大,应及时予以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多半是临时性的,要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全面的身体检查,对症下药,积极治疗,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发热源。
间歇热的鉴别诊断:
(一)稽留热多为高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温度变动范围在1℃以内,可持续数日或数周,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文健康无忧网)
(二)弛张热多为高热,体温高低不等,发热时可达39℃以上,昼夜变动范围大于1℃,有时体温可降至38℃以下,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常见于化脓性疾病、败血症、严重肺结核、川畸病、晚期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三)不规则热发热时体温波动的范围极不规则,持续时间也不一定,体温曲线毫无规律.体温常在38℃左右或波动于37~40℃之间.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白血病等,亦可见于药物或物理降温之干扰.
(四)波浪热体温逐渐升高,数日后又逐渐降至低热或正常温度,经数日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发作,体温曲线呈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
如果以上关于间歇热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