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居家自疗煲汤足浴艾灸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新闻背景7月14日(农历六月十四)开始正式进入了伏天,和往年一样,伏天里扎针灸、贴药贴等 “冬病夏治”的传统疗法又开始在各大中医院火热登场。
  
  受访专家
  王城生,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钮晓红,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治法专家、主任中医师。
  
  “冬病”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伏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实,除了在医院贴伏贴等一些传统疗法以外,也有一些冬病夏治的居家自疗法既与伏贴疗效相当又简便易学方便操作。
  冬病夏饮——
  煲汤理疗虚寒型腹泻
  虚寒性腹泻病人是冬病夏治的主要病症之一。除了贴敷以外,王城生副教授说,有些对膏药过敏的患者更不妨试试二姜猪肚汤,无需中药配伍,就能达到滋补养身的疗效。
  先将猪肚用醋泡去腥,然后洗净切丝,配干姜10克、良姜10克、草果3克,一起放入罐内煮熟,放入食盐3~5克,空腹食用。该疗法对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腹泻及面黄体瘦乏力等有一定作用。
  专家提示如果饮用后身体温润舒适,就不需要多食。初次食用身体虚冷无改变,可隔三岔五食用,直到身体舒适轻松或者找中医师进一步调理。
  冬病夏按——
  足浴应对哮喘及便秘
  伏天人体经络之气相对流畅,穴位较为敏感。钮晓红教授推荐,对于冬季易发哮喘及寒性便秘的老病号,可以在家进行足浴按摩,能刺激经络,使身体阳气充实,驱散体内寒凝之气。
  取热水泡脚,用手缓慢、连贯地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发热为止。这种方法对于哮喘、寒性便秘有辅助治疗作用。也可配合按摩足底穴位,如涌泉穴、太溪穴等,按摩力度忌过重。
  专家提示患严重心肌梗死、皮肤破损或高血压患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足浴。 
  冬病夏灸——
  熏艾缓解虚寒型胃痛
  三伏贴的另一个适应症虚寒性胃痛多因身体阳虚、胃失温煦导致。居家可用艾灸自我保健。
  足三里是胃经保健的重要穴位。俗语称“灸一次足三里,胜补一只老母鸡”。胃寒怕冷的人可以自己在家用艾条熏熏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艾灸时,要注意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皮肤感觉舒适为佳,每次15分钟,每天一次,连用两周。
  专家提示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侧一横指处)。夜里睡觉头、脚、腹部要注意保暖,入伏后受凉也会招致疾患“秋后算账”。
    《健康时报》 (2011-07-21 第01版)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