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医师手记 "寸劲儿"见功夫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北京按摩医院盲人按摩师 王海龙

  按摩教科书中关于手法有许多种,有些书籍甚至细化手法达100余种,几乎包含了字典里所有提手旁的字词。其实,临床上实用的手法不外乎三大类松筋类、取穴类、运动关节类。大部分的按摩治疗都是这三类手法的综合。在这三类里面,最令患者感到惊奇和神秘的大概就是运动关节类中的关节整复了。咔嚓一声响,惊心动魄,紧张刺激,过后患者会感到一阵轻松舒畅以及些许莫名的快感。

  曾多次听说按摩比赛和手法表演,重头戏都是脊柱扳法。据说按摩师们或抱头或旋腰或牵背,为了增加震撼效果,还特意把扩音器放在关节边,让大家听到那“咔嚓”的弹响。看来,这种扳动关节的手法,在人们心目中是按摩的一个极高的境界。的确,扳法在按摩中占有重要地位,极具技巧性和功力。尤其现今,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颈胸腰椎疾病已成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这时,具有整复矫正功能的扳动手法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为按摩医生们广泛应用。

  “扳动法”遵循四原则

  按摩中的扳动手法就是利用治疗的力量,使处于错缝、紊乱扭曲的关节得以整复归位。扳动手法最常用于脊柱,我们之所以称这种手法独具技巧与功力,是因为它的运用不但要遵循物理学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更要把握好发力的时机和控制住力量的作用距离,这样才能既达于病灶又不伤及周围的关节和筋骨。扳动的方法很多,但无论怎样花样翻新,扳动法总是离不开5个原则。

  作用点、力矩定位准确 要做到手法精确,治疗高效,扳动时定位准确是必不可少的。定位的基本方法是旋转扳动时要调整脊柱的屈伸侧弯旋转角度,将扳动时的剪切力和扭转点放在我们要扳动的病灶椎体上。牵拔扳动时,同样要调整脊柱屈伸角度,把要扳动的椎体放在折角处,即应力点上。比如腰部斜扳法,患者侧卧位,先屈曲下肢使下半身移动,另一手触摸患椎与下位椎体间的间隙,感到这一间隙拉开时即可。再牵拉上肢使上半身移动,触及患椎与上位椎体间隙拉开后即定位完成,这时扳动的力点就集中在患处了。,我们还可以利用手指和垫枕等来辅助定位。比如颈部的牵拔法,可以用置于颈后的食指顶托住患椎以定位;提拉胸椎时可以用医生的胸部或圆枕顶于患处定位。

  控制力方向集中 旋转扳动时医生多是两力相合形成剪切,这就要求两力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形成的合力才是集中的。比如斜扳腰部,推肩与压臀发力且要处于同一个斜面上,这样力道才不会散。纵向牵拔扳动时力量的轴一定要与脊柱纵轴重合。

  控制力大小适中 要根据病人的体态、肌肉力量、患椎紧张度等具体情况而定,是中病即止,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

  在最佳时机发力 做扳动手法时,无论是旋转还是拔抻,病人因疼痛或自我保护总会肌肉紧张,与医者对抗。这时,不要想着用更大的力去抵消,而应寻找和创造最佳的发力时机。如太极推手中的听劲,用身心去感知病人的紧张度,当病人因呼吸、说话或疲劳而放松紧张时,我们就要抓住机会快速发力。这样的机会常常是瞬间的,细心体察与果断发力的反应时间极短,这需要我们学会用视觉以外的感知去体察病人微小的变化。,我们也常常会利用与病人说话,让病人主动运动或被动晃动相关肢体来使机体放松。最常见的是让病人深呼吸,在呼气末吸气初发力。因为这时呼吸转换,人体最松弛。可无论什么方法,抓住毫厘间的最佳时机是“正其位而不伤旁侧”的关键。

  “扳动法”不能哗众取宠

  扳动法只是临床按摩中的一类方法,其高效力专,却不是包治百病,有着相应的适应证和使用范围,必须在中医辨证思维的指导下施术,切不可滥用,更不能把它作为自显医术高超或哗众取宠的表演。

  那“咔嚓”一声,可不是简单一拔一旋就能做到的,至少是作用点、方向、大小、时机、力矩等五要素的密切配合。正如那天给一个瑞典来的朋友治疗腰扭伤,我利用坐位旋转复位法给他解除了小关节紊乱。那腰部清脆的弹响和随之而来的轻松让他惊异兴奋,连呼“功夫,功夫!”什么是功夫?正如“功”字的写法,功夫就是技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