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家属在北京大医院看病真难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杨平凡/图
  人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普通老百姓可以不买房,有病却不能扛。身在北京,我对就医难有切身体会。
  前几日,经过一轮痛苦的看病经历,我真替那些千里迢迢从外地慕名到北京大医院来看病的患者发愁,他们需要额外支付多少吃住费用,搭上多少时间,才能顺利看上病啊?
  5点出门挂号
  下午才能看上病
  前几天,妈妈眼睛有些不适,老公早上5点从西三环先行到达位于崇文门的著名三甲医院,没想到挂号大厅早已人山人海,直到8点多才挂到一个眼综合科的普通号,4.5元。此时,我和妈妈也已赶到医院门诊楼。
  11点20分,护士站通知以下患者下午1点继续就诊,我们就在其中。于是等待的人们又纷纷散去,我们就近吃过午饭便继续在候诊大厅等待。 
  虽是正午,大厅里却座无虚席,大多数都是从外地赶来的患者,他们背着旅行包,带着面包、水等食物,言谈举止中透出几分焦急与无奈。
  下午1点,护士站准时叫号。我们被安排在3号诊台。一个年轻的女医生,看起来不过二十三四岁,头发蓬乱,耳垂上扎着三四个耳钉,她漫不经心地听我们口述病症,头也不抬地在病历本上写下廖寥几笔,然后说了句“可能得手术吧。”
  我问“具体怎么治疗呢?”她却说“你们挂专家号!”我追问“挂哪科呢?”“哪科都行!”还没等我再问,她已经叫道“下一位!”
  我们大半天的奔波与等待就换来了这位年轻大夫轻飘飘几句说了等于没说的话。
  预约电话总忙
  无奈求助号贩
  已经是午后3点多,我又折回了挂号大厅,此时的大厅里空空荡荡,很难想像早上这里人头攒动的壮观景象。
  工作人员从挂号窗口递给我一张全国门诊预约挂号名片,告诉我每天下午5点后放号,可预约三天后的专家号。
  刚出大厅,一个女人走过来问要号吗?我问专家号多少钱?她比划说二百。我问都有谁的号?她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出诊单,说谁的号都可以挂,塞给我一张名片,说有需要可以联系。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不停地拨打预约挂号电话,偶尔拨通几次,却被告知还没开始放号,可等到17点再打,却总是“嘟嘟嘟嘟”的忙音。与此,我不停地在网上刷新页面预约,也一直未果。
  无奈之下,我试着拨通了那个号贩子给我的名片上的号码。果然,有号。
  照核磁得去南院
  加个号要付300
  就诊的那一天,我们穿过重重人群,来到了三楼的专家门诊区,却发现这里熙熙攘攘,一片混乱。
  好不容易挤进了专家的诊室,里面已经站满了病号。专家简单地翻看了一下妈妈的眼皮后,让身边的助手给我们开了一堆的检查单,有眼部核磁共振、胸片、血常规、尿常规……并且告诉我们,下次拿着检查结果再过来加号复诊。
  于是我们又开始分头在办卡充值、CT室、抽血室等窗口前排起了长队做检查。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家医院做眼部核磁共振,得到他们位于南六环的医院南区。
  第二天我们赶往南六环。所有检查做完,共耗时两个大半天,花费1988.6元。
  一周后,又到了那位专家出诊的日子,我们一大早又往崇文门赶。
  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依然是好不容易才挤到诊室,我问专家,复诊怎么加号,专家没应,坐在他对面的年轻助手只说让我们去外面排队。
  诊室外面乱做一团,根本无从插足。一个病友好意提醒我,是把病历本放在靠门的桌子上“排队”,人不用排。
  过了很久,诊室门哗地打开了,那位助手拿起桌上的一摞病历本扬了扬,对我们一众人等喊道“愿意加号的,到会诊中心去,300元一个号,自愿啊!”话音未落,候诊的人们纷纷要了病历本就往会诊中心奔,交费,拿号……
  又经过一轮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们了,专家这才明确告诉我,妈妈的病得手术。
  然后他又非常体恤地加了一句说,此院一床难求,如果要等手术至少需要半年。见我们表情有些迷茫,他又贴心地说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我们附近的其他医院住院,他本人去做手术,比在这里等快。
  而后,依照该专家的推荐条,我们很快住进了一家二甲医院。在那里等待了两天后,母亲终于如愿做了手术,谢天谢地,一切顺利。
  至此,连日来忙碌的就诊一事总算是尘埃落定。
  
  感谢王月读者的来稿,您的300元稿费近期寄出,请注意查收。欢迎更多读者来信来电为我们提供新闻线索,联系方式见左上方栏头。

    《健康时报》 (2011-07-07 第24版)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