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甲状腺亢进
半年前,三十五岁、从事教职的徐小姐,开始感到双脚发抖无力,连上公车都得用力扶住车门扶杆,才能把自己拉上车;她还常莫名地恶心、想吐。
家医科医师为她抽血、验尿,发现是甲状腺亢进作怪。
「我父母都有甲状腺亢进,」徐小姐说。「但医生说,大概是半年前母亲过世造成的情绪不稳定,让病跑了出来。」
甲状腺亢进,是困扰青壮人口的文明病,最常发生在二十至四十岁的族群。
位于颈前,状似蝴蝶的甲状腺,负责掌管新陈代谢和成长。国泰医院内分泌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黄莉棋表示,甲状腺亢进是免疫疾病,多和遗传与体质相关,但压力常是诱发疾病出现的关键。她在临床上,的确看到愈来愈多因压力造成甲状腺亢进的例子。
她解释,压力大时,免疫系统制造的抗体会增加,造成甲状腺发炎反应,引起甲状腺分泌过量。
专长甲状腺疾病的台大内科教授张天钧也指出,研究已经发现,二次大战时人们压力大,甲状腺亢进的人就多;他也看过在台湾得到甲状腺亢进的学生,到国外念书后因为升学压力减轻,病就好转了。
不可忽视的甲亢风险
甲状腺亢进和一般疾病不同,它的症状游离于全身,且每个人症状表现可能不同。
张天钧解释,这是因为甲状腺影响广泛,会作用在全身每个细胞。
从腹泻、发抖、心悸、水肿、凸眼、掉发到易怒、焦虑、无法深度思考,以及失眠、体重减轻等,甲状腺亢进症状的遍及全身,不仅对生活带来困扰,也常让人误认是其它疾病,而延误治疗。
美国前总统老布希,就是在慢跑时因心律不整晕倒后,才发现是甲状腺亢进。
未被妥善治疗的甲状腺亢进会带来严重后果。耕莘医院永和分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蔡丽玉有位四十五岁的病人,虽然知道自己有甲状腺亢进,却一直没有顺从地服药,引起心脏扩大、心衰竭。
黄莉棋表示,甲状腺亢进若控制不良,也有人是在接受如拔牙等小手术麻醉时,诱发心律不整,甚至引起「甲状腺风暴」,各症状迅速扩大、加重。
她也提醒,甲状腺亢进引起全身代谢变快,包括骨头,许多人会提早出现骨质疏松;它还影响排卵,使得怀孕困难;对孕妇来说,甚至可能造成流产或影响胎儿健康。
与甲状腺亢进共处
甲状腺亢进的治疗并不复杂,常见的选择是药物、放射线治疗或外科手术。
蔡丽玉表示,在亚洲,使用药物是最常见的方式。,服药六至八周后,甲状腺功能会恢复正常,但还是要持续服药,可调整药量,治疗一年半至两年,才能减少复发机率。但她也提醒,要随时注意是否有发烧、喉咙痛等症状,以判别是否出现白血球过低的副作用。
美国则常以放射线直接破坏甲状腺组织,做为治疗方法。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一劳永逸,复发机率低;但除了年轻女孩治疗后一年内不能怀孕等限制外,治疗后,有人会出现甲状腺低下的问题,要定期吃药补充。
外科手术,则在特殊情况下才执行如甲状腺已经过分肿大、压迫到食道与气管的病患;或对药物出现严重副作用的病患,以及严重B型肝炎,不适合吃药的病患等。外科手术拿走一部份的甲状腺,但蔡丽玉表示,留下来的甲状腺,还是可能继续发生问题。
对于大部份以药物控制甲状腺亢进的病患来说,因为免疫系统与抗体不会消失,还是可能会复发,重要的是调整生活,学习与它共处。定期吃药。医师们提醒,千万不要在急性症状减缓后就自行停药。
避免高碘。尽量避免如海藻、海带等高碘食物。青菜中,菠菜也含碘,但蔡丽玉建议,只要不吃多就没有关系。,应食用不含碘的食盐;服用综合维他命时,也要注意维他命是否含碘。而如照X光要打显影剂时,也应提醒医检师自己有甲状腺亢进的问题。
避免刺激性食物与行为。甲状腺亢进的人应该避免饮用咖啡与酒,和太剧烈的运动。
调整生活压力与个性。放慢步调,减少压力,才能避免甲状腺亢进一再复发。
该文章《远离甲状腺亢进》由网友『利欲熏心』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