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卡病毒在中南美洲延烧,台湾也已出现境外移入案例,由于兹卡病毒的传染途境与登革热相同,台大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立民呼吁,治本之道是控制斑蚊数量,避免造成疾病流行。
兹卡病毒症状不明显容易轻忽
兹卡病毒今年疫情区域范围扩大,原因在于七成民众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并不严重,使得疾病传播受忽视,是病毒在经过反复感染后,繁殖效率较好,蚊虫未受到有效控制,使得病毒迅速蔓延。
孕妇感染造成胎儿小脑症
根据研究,七至八成兹卡病毒感染者没有太明显的症状,不会就医,只有二至三成的人出现不适,包括轻微发烧、全身酸痛、眼窝后疼痛、出疹子、发痒、恶心呕吐,症状和类流感相似,多数人在七至十天会痊愈,部分人出现神经发炎等并发症,另有少数人并发脑炎,但比例很低。现在最受关心的是孕妇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造成胎儿小脑症,小孩的发育和智商受到相当大影响。
控制斑纹数量最重要
兹卡病毒传统的传染方式是经过蚊子叮咬,所以最重要的防治之道是蚊虫控制,台湾南部因为埃及斑蚊的传染效率高,格外需要注意;有登革热的地区,兹卡病毒就能造成流行,因为它们是一模一样的感染方式,控制台湾斑蚊可防治登革热和兹卡病毒,蚊子密度太高会造成疾病流行。
黄立民主任建议,出国前必须了解前去的地区是否为兹卡病毒疫区,孕妇尽可能避免前往这些疫区,如果要去疫区旅游,就得进行必要的防蚊措施,穿长袖长裤,喷防蚊液,晚上睡觉尽量挂蚊帐,以避免蚊虫叮咬,一旦得了也不必惊慌,要配合医师的措施,避免造成社区传染。
该文章《兹卡病毒防治之道 控制斑蚊数量》由网友『喜欢不是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