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脑残吃香蕉海带 13要点多护脑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脑残不只是骂人的形容词,更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书田诊所精神科医师陈家驹表示,健忘、记忆力不佳等现象,原本好发于老年期。但现代年轻人压力过大、营养摄取失衡、用脑过度,成了「初老族」,使大脑当机,甚至出现功能残缺的状况。建议日常生活中适度摄取鸡蛋、海带等食物,遵守不抽烟酗酒、不熬夜、多阅读等13要点皆有助护脑。

脑部长期缺乏保养可能会使得记忆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判断力失常、经常口误、情绪管理失灵、行为异常等情况。

书田诊所精神科主任医师陈家驹表示,脑部长期缺乏保养可能会使得记忆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判断力失常、经常口误、情绪管理失灵、行为异常等情况。且大脑只有一个无法替换,为维持生命、思考必须不断的运作、使用,一旦脑神经损坏,几乎无法修复。为避免脑部受损影响日常生活,平时应多加维护、用心关注、补充恰当的营养,来维持脑部功能的正常运作及不断发展。

补脑这样吃!3种食物增记忆不健忘

想改善健忘问题、提升记忆力、延缓脑部老化速度,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食物中,就有许多能提供大脑细胞丰富营养、活化脑细胞,有助增加、提升记忆力的食物,例如,容易取得的鸡蛋、海带、香蕉等3种食材,都是不错的选择。

补脑食材1/鸡蛋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及优良蛋白质成份,是维持人体及大脑细胞运作不可或缺的营养素,而蛋白质更是制造细胞和神经传递物质的重要元素;至于卵磷脂成分则有补脑、增强记忆的效用。

防脑残吃香蕉海带 13要点多护脑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及优良蛋白质成份,是维持人体及大脑细胞运作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存在于蛋黄卵磷脂中的独特胆碱成分,更是合成脑部神经传导物质乙酰胆碱的重要原料,而乙酰胆碱成分是活化脑细胞、促进脑部发育、增强学习力的重要关键。,适度食用鸡蛋,有助提升脑部神经传导速率,让人体消息接收更快速、增加反应力,使思绪更清晰,降低失智发生风险。

补脑食材2/海带

海带不但容易取得、购买,营养成分更是丰富,除了有广为人知的矿物质碘外,当中的有助于抑制发炎反应、预防记忆力衰退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以及DHA、EPA含量更是丰富,适量食用对人体好处多多。

补脑食材3/香蕉

营养价值丰富的香蕉,除了富含蔗糖、果糖、葡萄糖等3种天然糖分,能迅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提升体力,预防精神疲倦引起的记忆力不佳现象外,香蕉中所含有的丰富矿物质—钾,不仅能平衡身体的钠离子过高问题,更有促进人体细胞及组织生长的作用。

人脑如电脑 软硬件兼顾缓老化

除了从饮食着手,补充所需的营养素外,大脑的保养应从何做起呢?陈家驹医师表示,人体脑部跟电脑一样,可以分成硬件及软件两部分,硬件需要有良好的保护,预防受伤,有充足的养分才能维持生机,保持生长。

阅读、学习不仅是小孩的事,成人多阅读、思考,扩充不同领域的新见识,更有助活化脑细胞,维持脑部健康。

保养脑部!必知7要点不伤脑

不过,要注意的是,大脑组织细胞也如同电脑硬件等机械般,会因时间、环境而不断老化、折旧。,定期保养、减少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硬件(脑细胞)的伤害非常重要。陈家驹医师提供,7大有助顾脑维护大脑组织(硬件)的保养要点

要点1/营养、睡眠、休息、运动。

要点2/小心脑子意外伤害及中毒。

要点3/用药调适与补脑。

要点4/感觉生理或精神出现功能异常时,应尽早检查治疗。

要点5/起居作息有衡有时,勿过犹不及,虚耗身心脑力。

要点6/不酗酒,不吸烟,不滥用药物。

要点7/不要自行使用或更改中枢神经药物。(如止痛药、精神药物及神经科用药、兴奋剂…)。

维持最佳状态!6要点更新软件

而软件则可以透过反复使用,维持适当运作,自我学习、了解体验等方式,逐渐更新、扩充功能。,想要让大脑这部属于人体的精密电脑发挥最好的性能,透过不断学习、修正错误,可说是最好的方式。但要如何让大脑更新信息,保持最佳状态呢?陈家驹医师表示,不妨从以下6要点开始着手

要点1/逐渐适度刺激,积极学习应变适应经验。

要点2/定期自我检查,清除矫正脑子内不正常信息。

要点3/适时放空,静心养神、冥想,来恢复脑力。

要点4/多阅读、思考,扩充见识、增加智能能力及自知自觉能力。

要点5/行健不息、勤劳不懈,增强脑力机动敏捷反应能力,促进脑功能发展。

要点6/起居有时,少加班、熬夜,减少不必要应酬及夜生活。

【医师小叮咛】

陈家驹医师提醒,一般人大约只用到2%脑部,有98%是未开发使用的。不过,只要经由适当的刺激、透过主动学习,都有助提高脑部的使用比例。另一方面,配合适时的顾脑、护脑行为,也有助活用脑部细胞、减缓脑力退化的发生。


  该文章《防脑残吃香蕉海带 13要点多护脑》由网友『ㄑ 流年.4ツ水 .』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