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分级诊疗建设 ——富士胶片构建影像绿色通道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核心提示2016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CHINC 2016)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吸引到了来自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与。

5月27日~5月29日,2016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CHINC 2016)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吸引到了来自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与。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陆嘉琦就《信息技术助力分级诊疗建设——构建影像绿色通道》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提出,分级诊疗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而影像信息化又是这一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的背景下,区域医疗和远程医疗正在飞速的发展,这其中,影像信息化也正在以多种形态积极的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随着医生对影像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使用的差异性,以往把影像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的方式对医生而言,显得并不高效,那么建设一个可以为不同诊断环节的医生提供符合其诊断需求影像的“影像绿色通道”,是改善这个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医生的实际工作中,患者影像数据在不期所呈现出的诊断价值是不同的,换言之,不同诊疗环节医生对影像的需求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在目前的诊疗体系中,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是对患者病情进行初筛,在这个环节里,电子胶片所包含的信息通常就可以支撑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初筛,并且由于这种影像数据“轻、便”的特性,使得它在互联网上的传输成本较低,也更易于用作跨机构、跨地域的初筛诊断。

而在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中,这样的电子胶片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就不足以支撑医生的精确诊断需求,而薄层图像则可以更好地为医生在这个诊疗环节带来更加显著的诊断依据和支持,并且经过多年的影像信息化发展,现如今的影像科室对图像的需求并不局限于传统的阅片,更多地是提出了影像的融合需求。

正是考虑到如此多样化的第一线需求,富士胶片推出了SNAPSE 3D三维影像后处理系统,它包含了图像融合等应用,还可以很好地支持多种大型影像设备进行图像融合并呈现给医生。

除此以外,影像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诊断环节,在治疗环节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目前,基于影像的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医生可以通过三维后处理系统对患者的薄层图像进行重建,并且从空间上更加直观地观察病灶,不仅如此,医生还可以通过仿真手术制定手术计划,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术中风险。

在术后康复期,医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调阅关键帧图像来观察患者康复情况。

这些都是医生在不同诊断环节对影像的不同需求,而在以往信息化建设的区域平台和远程医疗中,在应对这些不同诊断环节的影像需求时,通常的做法只是把影像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医生再根据需求进行调阅,但这并不是十分高效。由此,富士胶片医疗网络团队从医生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率先提出“构建影像绿色通道”的理念。它可以更有效地为不同诊断环节的医生提供符合其不同需求的影像。

 

在构建“影像绿色通道”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让不同诊断环节的医生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到他们所需的患者影像。系统可以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就诊情况来“弹性”分配相应资源,并且资源的分配还可以根据影像数据的规模大小来调配。从另一个层面看,医生本身的工作无论从地点还是诊断需求,都是无法预测的,面对这些无法预测的情况,系统还需要具备策略层的“灵活性”。而从医生使用的角度来看,调阅影像的终端也已经不仅局限在PC端。移动端的普及也使医生的工作方式发生着变化,时间、地点的不同环境因素对未来的影像系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