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六大诊疗中心授牌仪式在京隆重召开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引发的生育小高峰和“二胎”高龄高危产妇生育问题对我国妇产医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集合现有优质妇产医疗资源迎战二胎时代,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妇产医学专家们亟待破解的一项重大课题。

  活动现场

  在这一大背景下,2016年1月20日,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六大诊疗中心授牌仪式在北京华府妇儿医院隆重举行,北京协和医院冷金花教授、金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宋磊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彩虹教授、北京妇产医院于松教授、北京华府妇儿医院罗晓航院长分别受邀出任“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中心”、“子宫颈病变与阴道镜诊疗中心”、“女性生殖道瘘诊疗中心”、“女性不孕不育诊疗中心”、“二胎剖宫产再孕诊疗中心”、“二胎备孕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华府妇儿医院成为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惟一指定技术合作基地。

  有业内分析,此次授牌仪式对中国民营医疗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宣告我国民营医院将告别传统的“低技术含量”时代,真正进入到崭新的“技术时代”。

  据悉,此次六大中心的设立构想是由北京华府妇儿医院和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的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妇产科学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郎景和院士发起提出并组织实施,面对目前国内妇产科医疗严重供需失调,一方面公立妇产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短缺,亟待多元力量补充缓解供需压力,另一方面私立医院人才匮乏,医疗技术水平有很大局限性,郎景和院士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国家新医改政策,弘扬大医精神,选定华府医院为试点机构践行“多元办医”新模式,开启了打造中国首家“技术型私立医院”的第一个五年战略规划。旨在通过将高端妇产医疗人才资源注入民营医院优质硬件设备的方式,促进民营医院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等的全面提速,激活民营医院技术升级引擎。

  据了解,本次郎景和院士提出的全面提升私立医院技术的五年战略规划不仅仅有中远期模式上的设想与实施,在短期执行上也确定了明确方向,设立六大中心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在本月内将陆续开放六大中心的日间手术、择期手术、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多学科联合会诊、远程会诊、教学查房和国际转会诊等业务。

  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张震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的设立是由北京20余家三甲妇产医院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共同与美国腔镜协会成员共同发起的北京最具权威的妇产专家平台,目前已经形成来自全世界4个国家30余座城市专家的加盟,汇聚了全球范围内的近百名妇产专家的高层次联合形成医疗流动平台。并特邀郎景和院士作为工作站总顾问,工作站的创建旨在搭建高层次妇产专家柔性流动平台,提升妇产医疗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教研与临床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高层次专家直接参与妇产顶尖医疗品质建设,开拓探索妇产领域疑难杂症,并与世界新科研技术同步,在此基础上六大中心的成立汇聚了全国妇产医学的优质资源,代表了我国妇产医学的最高发展水平,它实现了医疗人才、技术的全球自由流通和深度合作,也向全社会开放了共享人类优质医疗资源的渠道和机会。

  张震宇教授表示,此次,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北京妇产医院四家知名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专家加盟到工作站基地——北京华府妇儿医院,让众多一线专家既能利用业余时间多点执业,又能把自身的技术引入私立医院惠及百姓,尤其在六大中心的设置上引进的特色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宋磊教授的“女性生殖道瘘诊疗中心”,成为北京市私立医院第一家可以开展女性生殖道瘘诊疗的基地,让专家的技术更大力度服务百姓。

  授牌仪式

  北京华府妇儿医院罗晓航院长介绍“转型后的新一代民营医院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摸索、试错、创新,终于拥有了能同公立医院相媲美的医师团队、科研团队和医疗设备。此次,众多一线妇产专家加入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是对‘多元办医’医改进程的有力推动,也是对民营医疗产业良性发展的鼎力支持。在院士团队的带领下,民营医院的技术、科研水平都将获得大的提升。这种新型合作模式将会成为全国的模式,也希望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能为政府作出样板间”。

  北京专家妇产工作站六大中心的成立,根本上打破传统私立医院技术发展,这说明用医疗技术和医生治疗水平‘说话’的‘新一代技术型民营医院’正在崛起,必将成为今后民营医院的发展的最终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