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创纪录的投资能够改变保健品行业吗?
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暴利行业”——保健品!
碧生源靠常润茶和减肥茶打造了一家上市公司;史玉柱靠脑白金得以咸鱼翻身,从“负翁”变“富翁”。
也正是暴利的存在,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近年来日益成为虚假广告“重灾区”,曾经有数据显示,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对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抽样调查,更是得出了满意度不足10%的结论。
,一家声名远播的投资机构和一家跨国金融大鳄依然看中了这个行业5月末,保健品垂直电商“呀苹果”获得5000万美金A轮融资,参与投资的是华威国际资本(CIDGroup),以及被称为金融投资豪门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这笔投资创下了国内垂直电商A轮融资的新高,也是罗斯柴尔德金融财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电商类项目。
保健品垂直电商获得巨额投资不会太让人惊诧,因为无论如何,医药保健都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我们更关心的是,这次创纪录的投资能够给中国保健品行业带来哪些改变。
保健品乱象30年
我国保健品行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的,从第一家在全国打出名堂的太阳神口服液,到几乎占领了全国农村的三株口服液,以及后来上市的碧生源和汤臣倍健,保健品这个行业在我国走过了30年,但依然被认为处于“初级阶段”。
在这个行业里,上至生产厂商,下至经销商与媒介领域,都乱象丛生。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不少保健品厂商存在制假与售假的行为。保健品行业发展初期准入门槛较低,这使得大量企业涌入,其中不乏无良厂商,制造成分不明的保健食品。
,为加大保健品使用效果,往保健品中添加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有减肥、降血糖与调节免疫功效的保健产品中,西布曲明、格列苯脲、西地那非等药品添加其中,保健品是食品而非药品,企业擅自添加药物不符合国家规定,属于违法行为。
,为促进产品销售,保健品虚假广告不胜枚举。夸大产品宣传效果,是保健品虚假广告中的一大典型。经过虚假宣传,消费者甚至误认为,有些保健品的功效甚至超过了药品,从而停止了药品服用,这将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食品类投诉事件有42973件,其中保健类商品4521件,占食品类投诉的10.5%。大部分消费者称其父母在参加了一些企业以免费测血压、抽血化验、咨询推介会、免费保健知识讲座后,购买了一堆无效保健品。直销和会销,已经成为许多不良商家获取高额利润的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痛点”到底在哪里?
“不愿买、不信任、不会买。”佟欣这样关于中国保健品行业消费者的三个普遍问题。
“认为不需要保健品、不愿买保健品的消费者,大部分对保健品还持有误解或偏见——他们误认为保健品是‘药’,这是中国消费者的认知阶段问题。”佟欣对保健品的被误读似乎并不担心。
“但不信任是个历史难题,这是30年的积怨;不会买则是因为缺少专业指导,不知道如何选择。”佟欣接着解释道。
也正是出于这些观察和思考,让她的团队和投资人“一见如故”。
相信参与投资的美国金融巨鳄家族深信,部分中国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不愿买”,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保健品消费人群的认知已经跨越了这个阶段。揭开保健品的神秘面纱,它的另一个名称是“膳食补充剂”,其性质是健康食品,并非药品,受各国食品安全法监管。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抗氧化剂等“膳食补充剂”,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意义在于如果你不能做到饮食全面均衡,缺乏某些微量营养成分,“补充”这些将更有助健康,防病于未病。
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保健品的消费和鸡蛋、牛奶等健康食品一样普遍。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的数据,有43%的美国人服用多种维生素,而服用其他保健品的人也多达21%,美国人吃得最多的保健品是维生素C(17%)、维生素E(15.7%)和大蒜素(8.7%)。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医保体系里,保健品被列为固定比例的防病消费。在中国,受限概念的普及程度,很多消费者抱着“是药三分毒”的防卫心理和误解,对属于健康食品范畴的膳食补充剂表示抗拒。
“这种误读,随着现阶段健康常识的不断国际化、科学化,正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接受正确的理解,包括我自己和我的父母,都经历了被扫盲的过程。这是一个幸运的过程。”佟欣笑道。
但要解决消费者30年的积怨,并补上被部分厂家误导了30年专业知识,就似乎有些棘手了。
曾经部分投机或山寨品牌的虚假宣传、品质低劣或高额暴利,让中国很多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心存芥蒂,避之不及。“诚信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和行业卫士的引导,所以甄选和推荐值得信赖的全球健康大牌,就是我们的使命和义务。”面对中国保健品行业的信任问题,佟欣这样定义“呀苹果”的使命和义务。
“诚信之上,我们还需要为消费者做的,是帮他们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品。”佟欣告诉记者。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接受了健康保健的生活习惯,并了解到全球更多优质品牌。但绝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处在消费入门期,缺乏保健品的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科学选择。“这是我们在供应链整合优势之上,需要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去不信任、去暴利、去盲目,是我们平台要为中国保健品消费者做的三件事。”佟欣指着“呀苹果”的网页对记者说“你们可以全网对比我们所有商品的价格,别说暴利,我们已经没有利润了;而且针对所有保健品的成分、辅助功能、人群分类和搭配推荐,我们都有全网最全面科学的指导和诠释。我们希望通过最真诚的努力,让中国对健康有追求的消费者,获得性价比最高的最适合自己的健康品,打破行业原有的一些痼疾。”
请来了金融大鳄当“看门人”,将“让更多中国家庭,拥有更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愿景,通力整合全球行业供应链和打造服务能力,透明公正地把最大的利益让给消费者,“呀苹果”希望改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决心,有钦敬之忱。希望背景显赫的华威国际资本和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能预言这场改变,也希望中国保健品行业的改良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