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不如意、成绩不理想,可能都是因为你太胖!
导语如果被问到“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最悲惨?”估计很多人会回答“比你漂亮身材好的人还比你聪明且比你有钱”,乍听之下,这似乎是网友们生活不顺的调侃之谈。其实,科学研究证实,身材不仅影响职业发展,甚至影响智力和社交能力。现如今,胖瘦真的不仅仅是美丑问题,它可能决定你的一生。
肥胖绝不仅是面子问题,而是生死问题
今年年初的时候,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颁布《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实行体重强制达标制度,把军人体重达标与晋职晋级晋衔直接挂钩。第一次把身材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以书面形式坐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肥胖成为影响健康的世界性问题,而且已经蔓延至军营,不仅中国,各国军队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军人肥胖问题。
社会公认对军人而言,肥胖是关乎战场上个人技术、战术能力发挥的“生死”问题,不单纯是形象好坏的“面子”问题。,外军尤其是一些强国军队,对军人肥胖一直予以高度重视。美军的《军官晋升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军人体能达标与晋升挂钩,连续三次体能考核不达标者还会退出现役。俄罗斯2009年也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体能训练条例》,详细规定了体能训练的条件建设、器材配置标准和奖惩措施,而且俄军每年都会对体能训练达到最高等级标准的官兵予以嘉奖。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肥胖是不是仅仅就是身材不好的“面子”问题呢? 答案是否定的。
肥胖已成为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
“一胖毁所有”真的不是网友开玩笑的危言耸听。肥胖或体重超重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行动过慢,耐力、力量、灵活性下降,还会产生自卑、焦虑、依赖等心理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有报告指出,体重过重或身体肥胖对健康具有严重影响。脂肪过多会导致种种严重的健康后果,比如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二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肌肉骨胳疾患和一些癌症(子宫内膜癌、乳腺癌和结肠癌)。这些病症造成过早死亡和严重残疾。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六大风险。每年,至少有340万成人死于超重或肥胖。,44%的糖尿病负担、23%的缺血性心脏病负担以及7%至41%的某些癌症负担可归因于超重和肥胖。
事业和体重从来都是相关联的
体重从来和事业都是相关联的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比我们成功的人一般也都比我们瘦的原因。在美国,只有穷人才是胖子,各行各业的精英们一样时刻专注自己的身材。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除了精致的西装和发型,健美的身材也是一个重要的识别标志。而潘石屹、王石等商界大佬,也是每天都走在锻炼的路上。自律的精神和强壮的体魄几乎是现代社会成功者的标签,而他们有一个共同敌人,就是肥胖。正所谓“体重不控何以控天下”,关注自己的身材,培养良好的习惯,自律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不仅会让我们飞得更高,也会让我们飞的更远。
肥胖不仅影响职业发展,更对智力和推理能力产生影响
研究证明,肥胖人群,特别是内脏脂肪积聚过多的青少年,呼吸量下降、脑血供应不足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可引起大脑慢性的、轻度的缺氧缺血, 使脑能源物质生成不足, 导致推理、感知、记忆能力下降, 思维速度减慢。另一方面, 超重肥胖造成学生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突, 影响自信心, 从而影响测验的正常发挥。
有过往结果表明, 肥胖青少年的智力测验分数低于正常青少年,而根据智力水平的人数分布差异,除非常优秀(>130)不做比较外, 超重肥胖组的中上(110-119)和优秀(120-129)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均低于非超重肥胖组, 中等(90-109)、中下(80-89)、边缘(70-79)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
当心,你很可能中了隐性肥胖的毒
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分析了1980年至2013年间涵盖188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份调查报告,结果发现,当前,全球约70亿人中有21亿是胖子。如此高的肥胖比例意味着每三个人里面,就可能有一个胖子。就算你侥幸躲过了BMI的围追堵截,也未必就真是个健康的人。通常人们用身高体重指数(BMI)来衡量是否属于肥胖。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指数在18.5至25之间为正常,25至30之间为超重,达到或超过30则为肥胖。BMI虽然简单容易计算,用其来衡量是否属于肥胖可能不够严谨。有品健康研究院对35万智能体脂秤用户样本进行1年的跟踪研究表明,在体重(BMI)未超标的情况下,8.17%的用户体脂率偏高,7.91%的用户内脏脂肪偏高。体脂率和内脏脂肪超标,也就是所谓的隐性胖,不仅同显性肥胖一样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而且还会因为其不易察觉而危害更大。
24—55岁,社会中坚力量肥胖问题严重
2008年以来,2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14亿人超重。占全球总人口数的20%。其中2亿多男性和近3亿女性为肥胖。统计数据显示,过去33年里,成年人的肥胖率增长了28%,而且以24—55岁的青壮年为主。根据有品魔秤(PICOOC)旗下健康研究院对35万成年用户样本的研究报告显示,在60、70、80、90后的用户人群中,有75%的男性内脏脂肪指数偏高,超过50%的女性体脂率偏高,在90后用户中,竟然有近80%的人基础代谢率不足。长此以往,这些潜在的危机必将转化为高血脂、脂肪肝等切实的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中国,绝对不该是一个胖子之国
目前,美国有7800万名肥胖人士,占全球肥胖者总数的13%,高居肥胖人口国家榜首。中国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肥胖人数为4600万。这还不包括体重达标体脂超标的隐性肥胖人群。保守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中国未来很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胖子大国。
面对如此同样严峻的肥胖问题,我们与美国的重视程度却截然不同。
作为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国家,肥胖问题在美国每年增加社会的直接成本(如治疗服务)和间接成本(如由于过早死亡而失去的未来收益)的总额估计为1170亿美元。这数字已超过吸烟及酗酒问题的医疗保健成本,并占美国医疗卫生支出的6%至12%。美国历史上展开过多轮全民减肥计划,如2010年的“Let’s Move(让我们运动起来)”;美国政府还要求食品上必须标明脂肪含量等级,餐馆必须标明每道菜品的卡路里含量,且有义务劝导顾客适当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在美国智能健康秤的市场占有率和认知度也远远领先于中国。
反观中国,还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减肥计划,从政府到国民对肥胖问题的重视程度都还远远不够。年初国家颁令“约束”军人体重,某种意义上是开了一个好头。以国家对待“体重”问题的严肃态度,让国人意识到体重控制的严重性。只有军队层面重视肥胖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所有中国人民来说,都要对身材问题高度重视。我们知道,创造并享受幸福生活,需要的是健康强壮的身体和积极、自律的生活态度,不是臃肿虚弱的身材和放任自己、得过且过的生活状态。
100多年以前,我们因为鸦片和孱弱被称作东亚病夫。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该因为超标的体重和体脂而成为东亚胖子。希望大家能像关心股票行情一样关心我们身体。如果我们都希望60岁时能享受人生的乐趣而不是抱怨医院的拥挤,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关注自己,对肥胖say “No”.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