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别让肠胃太放「粽」
又到端午粽叶飘香时节,传统以糯米为主要食材包制的粽子,是应节不可或缺的食物,,若是放「粽」大吃,拼命尝味道的结果可能是肠胃道「消」受不起!
根据联安预防医学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受检民众虽然只有9.8%主诉自己的消化道感觉不适,但实际检测结果却是高达94.3%的受检者检查出有胃部异常(含溃疡),高居十大异常的第二位。联安预防医学机构院长郑乃源指出,端午节后,常见因放「粽」自己而引发急性肠胃炎,结果不得不找肠胃科医师报到的情况。
郑乃源院长指出,国人习惯以大吃一顿来慰劳自己,,常在节庆之后见到消化不良或急性肠胃炎患者增加;其实,吃太多,身体必须承担处理过多的食物,对身体来说反而如同毒性物质一般。
端午节应景的粽子多以糯米制成且配料油腻,郑院长并表示,以功能医学的角度来看,糯米蛋白大、黏性高,并不适合人体,进入肠道后易因消化不完全而引发肠漏症或过敏。有些人本身肠胃机能障碍,肠胃神经敏感或蠕动不协调,特别容易消化不良或引发急性肠胃炎。,粽子的高脂肪、高盐份,会使得消化变慢,刺激更多胃酸分泌,不利逆流性食道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也容易加速胆囊收缩,容易导致胆结石患者胆囊发炎,而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或痛风患者而言也是雪上加霜。,郑院长强调,端午节吃粽子,应景吃点就好,宜有所节制。
■ 端午健康吃粽有技巧 Tips看过来
一般人即使肠胃没毛病,徐景宜营养师建议,健康吃粽,仍应留意技巧如下
选择高纤馅料避免便秘,可选择含纤维质高,例如包了竹笋丝、香菇、杏鲍菇、芦笋、胡萝卜丝、黄豆、黑豆、蒟蒻等食材为主,或是将蛋黄换成栗子、地瓜、南瓜等的养生粽而非传统粽子。而且要多喝水。 吃粽前先吃水果怕胖的人,可运用饮食技巧来弥补。也就是把粽子当成正餐吃,在吃粽子之前20-30分钟先吃水果,选择糖份低的蕃茄、芭乐、苹果或奇异果为佳;或在吃粽子时搭配青菜等高纤食材,并且喝汤(选清汤而勿食用高汤或浓汤)使有饱足感。 吃粽子不沾酱咸粽子本身已经有味道,若再沾酱,除了会增加热量的摄取,含钠量也可能过高,对一般人健康会造成影响,尤其对有高血压、肾脏病或心血管疾患者更是不利。■ 肠胃有疾、慢性病患不放「粽」 一样好滋味
若是已知肠胃道消化状况不佳,或是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郑乃源院长、徐景宜营养师建议,只要秉持下列原则,一样能品尝粽香
节制浅尝即止,绝对不可过多,只尝半颗,或选择体积小的粽子,一天不要超过一个拳头大小。 计算热量特别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或是需要减重的人,要能认识粽子的热量,如一口粽的热量大多介于150到200大卡,而南部粽、北部粽或豆沙粽则热量在450-600大卡不等。 少吃碱粽口感QQ的碱粽添加硼酸等化学成份,不是内包猪油拌炒的豆沙,就是还要外加砂糖、果糖一起搭配吃,对糖尿病患者不宜。宜选择非糯米的养生粽,如五谷米或糙米粽等。 食用消化酵素高之水果为助消化,吃完粽子可立即食用消化酵素含量高的木瓜与凤梨。 不要太晚吃粽患有消化道溃疡、逆流性食道炎或胆结石者,尽量在白天食用,晚餐之后的时间 , 尽量不吃粽子。,应选择水煮、清淡、料素、少油的粽子,避免包着蛋黄或高油脂食材的粽子,吃的过程更应注意细嚼慢咽。该文章《端午节 别让肠胃太放「粽」》由网友『你行事么^!』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