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情绪过劳
5月1日是劳动节,近年来政府相关单位不断提倡雇主与劳工们应重视「工作过劳」的防治,但却鲜少提到「情绪过劳」这方面的消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及临床实验发现,「情绪」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身心健康,更是职场人士是否已经「过劳」的重要指标。
许多优秀的职场主管,除了能力强之外,EQ也特别好,而且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同事们愿意将心事讲出来。不仅在工作上是如此,许多朋友也都将他们当成倾诉心里秘密的对象。拥有这样的的能力固然值得引以为傲,维持一个组织「情绪健康」的工作,绝不能只依靠少数人,否则这些「组织情绪解毒者」容易提早出现「情绪过劳」的症状。
我有一位新病人,她就是这样一位主管。最近她发觉自己似乎有些地方不对劲了。,她越来越容易失眠,这种情况几乎不曾出现过。,她变的容易哭泣,有好几次她如同往常在聆听同事抱怨一些琐事时,她竟然反常地当着同事的面啜泣起来,把这些同事吓得手足无措。还有她发现自己突然食欲大减,体重也少了5、6公斤。她怀疑自己是否换了忧郁症,前来求诊。
情绪过劳3大因素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心理治疗室中经常出现。患者通常是家人、朋友或同事眼中EQ抗压性很高的人,但却突然出现身心失调症状。例如像是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情绪低落、疲劳感…等。
这些大家眼中的「好主管」,或许人前表现开朗乐观,其实心理上已经慢慢染上许多复杂的情绪过劳的因子了。第一种情绪过劳因子是「压抑」,源自于想要维持自己在大家眼中高EQ的形象,所以就算感受到任何负面的情绪,也绝不允许自己表现出来。
第二种情绪过劳因子是「内疚」。潜意识中把自己当成是「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以为自己可以帮助每一个前来求助的人,一但发现自己无法帮助对方,心理上就会感受到十分内疚,责怪自己当初为何不多做一些努力。
第三种情绪过劳因子是「沉溺」。由于几乎每天清醒的时刻,情绪都处于压抑以及内疚的负面状态下,对于其他情绪(如喜悦、愤怒、宽恕)的表现以及感受力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1995年刊登在《高级医学期刊》(Journal of Advancement in Medicine)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仅仅花5分钟沉溺于负面情绪痛苦的志愿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会下降,并且持续至少5个小时都处于低水平」。免疫球蛋白A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免疫系统抗体,它可以帮助人体抵抗入侵的细菌和病毒。之后有许多相关的研究也都证实或暗示「仅仅是对某种情绪的回忆,也会强烈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情绪健康的工作者
这些身心症状在精神医学上并没有明确的病名归类,通常也很容易被诊断为忧郁症。如果以抗忧郁症的药物以及心理疗法治疗患者,并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又因为这些症状以及成因与「慢性疲劳征候群」(过劳症)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暂时称它为「情绪过劳」。
与工作过劳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心」改变情绪过劳对我们健康的冲击。这包括许多认知以及行为上的技巧
读懂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蛛丝马迹,并预测这些情绪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习惯保持工作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同情那些情绪上受到伤害的人,并耐心听他们诉说; 能够提供并接受建设性的建议; 倾听自己的情绪警讯,懂得何时拒绝别人的求助; 营造一个富有同理心的环境,奖励彼此协助的行为。你或许会问「如果我都做到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在上面提到的那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让另一组志愿者花5分钟集中注意力于正面情绪(关心与同情)后,发现他们的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升高了,并且持续至少6个小时都停留在高水平。如果这些数据已经说服了你,你可以从哪里开始呢?报名「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课程,会是个很实际的选择。
该文章《慎防情绪过劳》由网友『是我不好』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