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享」粽过端午
农历五月五,粽子飘香的季节又来临了,期待的就是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粽子。它们大小不一,口味更是五花八门,甜的、咸的、荤的、素的,打开包裹的粽叶,香味四溢,丰富内馅应有尽有,满足每个挑剔的味蕾,一不注意可能就吃过量了。
由于饮食文化差异,应景节庆食物多半富含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在健康意识抬头的当今「吃得饱不如吃得巧」!尤其近年来国人肥胖比率逐年增加,加上响应延缓地球暖化,多国国家政府与民间纷纷提倡「蔬食减碳救地球」,若能在食材多使用蔬素食、少点肉,不仅可保护环境,更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达到两全其美之效。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营养科改良了传统台式肉粽,研发出低卡、低脂、低胆固醇的养生野米鸡肉粽,主要在配方上做了调整,将长糯米搭配野米,内馅采用鸡腿肉、干贝,加上香菇、杏鲍菇、栗子、白果、莲子与绿豆仁等蔬素食,健康加倍、营养更是一百分!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营养科主任洪若朴说,和一般粽子相较之下,养生野米鸡肉粽使用低脂去皮鸡腿肉取代传统五花肉,并加入大量蕈菇类。蕈菇类(香菇和杏鲍菇)风味清香鲜美,含丰富多糖体提升免疫,增加膳食纤维。白果(银杏)口感香甜、滋补。绿豆仁口感绵密易塑型,搓成圆球状代替咸蛋黄,降低胆固醇的食用量。
野米又名菰米,外观是一般白米的两倍长,主要产地在北美及加拿大,未煮熟时表皮呈黑色,煮熟后成咖啡色带海藻香;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B1、B2和丰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有「谷物中的鱼子酱」之称!添加在长糯米中,不但可提高整体纤维含量,也能增加粽子嚼感,若是购买不易,可以紫米或燕麦取代。
如何吃到健康粽
适量浅尝、细嚼慢咽除了糯米外,粽子的米饭部份可以用五谷杂粮来取代,如薏仁、燕麦、红豆等,不但颜色、香气十足又有嚼劲。注意五谷杂粮属主食类,提醒糖尿病病友食用时仍应与主食代换。调味淡、口味赞、享受原味少淋佐味,如蕃茄酱、甜辣酱等,这些都是含钠量高的调味料,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少用。增加膳食纤维摄取搭配青菜、水果帮助消化吸收。
洪若朴提醒,为顾及健康、营养、美味,不妨将传统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的粽子稍加巧思融入新蔬素食健康饮食观,带入日常生活中,也能在端节节庆健康「享」粽吃得无负担。
养生野米鸡肉粽示范食谱(由营养师李宛蓉提供)10人份
材料
长糯米350克、野米50克、绿豆仁40克、鸡腿肉230克、杏鲍菇80克、香菇(干)20克、干贝(干)30克、白果(干)20克、栗子(干)18克、莲子(干)15克、油葱酥5克、橄榄油适量、粽叶、绵绳。
调味料葱末、姜末、酱油、太白粉、细砂糖15克、橄榄油等适量。
调味料1冰糖15克、酱油30克、蚝油15克、胡椒粉10克、米酒30克。
做法
长糯米泡水4小时后沥干,加入200克水蒸两小时;野米泡水8小时后沥干,加入20克水蒸2小时;绿豆仁加入20g水蒸软,拌入15克细砂糖备用;干贝加水盖过干贝蒸1.5小时。香菇、莲子、白果、栗子用水泡软待用。杏鲍菇、香菇切丁过油备用;莲子、白果用水烫熟备用;栗子过油备用;鸡肉切丁放入少许盐,用太白粉稍微抓过后过油,再加入葱姜末、蚝油拌炒勾薄芡,之后将处理过的杏鲍菇及香菇放入一起闷熟,放凉备用。用25g橄榄油爆香油葱酥,加入调味料1后加入少许水调制酱汁(此时捞出少许酱汁,将处理过的栗子卤一下),之后拌入蒸好的糯米饭,加入野米拌炒至酱汁收干。粽叶卷成圆锥状,放入一层糯米饭,再将处理过的鸡肉、香菇、杏鲍菇、干贝、栗子、莲子、绿豆仁包入,再盖上一层糯米饭,然后将粽叶用绳子包裹好;放入蒸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该文章《健康「享」粽过端午》由网友『你的气味』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