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潮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在京都、纽约、伦敦、威尼斯旅游,许多人喜欢借由步行体验城市;回到台湾,走在路上却只感到烦躁。同样是走路,感受却天差地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这些国外城市有个共同点,就是「以人为本」,重视打造友善步行环境,以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台湾却充斥着机车,莽莽撞撞,还跟行人抢通行空间,摊贩、变电箱也来凑热闹,加上路面坑坑疤疤,行人满腹委屈「好好走路有这么难吗?」《康健》进行网络民调询问一般大众的走路经验,也透过「健康城市大调查」,查看各县市民众是否能走得安心、走得顺畅、走得舒服;结果发现台湾的步行环境仍有待加强,即使是最基本的「有路好走」这件事,很多县市都得再加把劲。其实,步行是一件有益身心的事。帮你控制体重、锻炼大脑、激发创意、培养亲子感情,还有助发展城市经济……,别忘了走路的本能,现在就走吧。

走路,是人的本能;步行,是最为缓慢的移动方式,正因为如此,方能创造出更多「人与人的相遇」。而城市设计可以左右这一切的发生。

现今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宜居城市调查,如美世生活品质调查(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以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的全球宜居性排名(Global Liveability Ranking),排名前几名的城市,不约而同皆具备适宜步行的特质。

当一个城市设计以车为主,取代人的双腿,牺牲的不仅是最基本的行路权,还失去人与人交互的机会。

「你们建筑师为什么对人没有兴趣?」

50年前,丹麦都市规划专家扬.盖尔(Jan Gehl)的心理学家妻子英格丽问他。

当时,哥本哈根正在建置一条全世界最早、最长的行人徒步街。

这个问题刺激当时正参与大型住宅开发的盖尔,开始思索人和城市空间的关系,在1968年参与丹麦哥本哈根都市改造计划,把车水马龙的商业街道变成行人悠游步道,停车场变成咖啡座,逐步将哥本哈根翻转成一座适宜人居的城市。

尔后,盖尔的理念影响了世界各地的都市改善计划。他到访过250多座城市,受邀为挪威奥斯陆、美国纽约、澳洲墨尔本、雪梨,以及英国伦敦提出都市改造空间计划。

盖尔认为,当今城市设计的策略规划应该以「人」为本位,鼓励人们尽量利用走路和骑单车移动,达成宜居、永续和健康的目标。

全球许多国家的城市已经变身,兴建改造鼓励居民行走和骑单车的基础建设。逐步缩减车道,拓宽并且重新铺设人行道,种植遮阳行道树,移除障碍物以设置座椅,改善交通号志等,让居民随地都可方便安心走路,享受怡人景致,丰富步行经验。

  该文章《走路 潮》由网友『我爱你爱我这么深』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