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冬病夏治三伏贴制作
健康知识 2023-05-28 21:3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在日常生活中,冬病夏治是很常见的一种养生方法,它的方式有很多,三伏贴就是其中很流行的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
一、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一)什么是冬病夏治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贴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法。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夏天是一个不应放过的最佳治疗时机。冬季因为气温、气压偏低,这类病特别容易复发。冬季治疗以治标为主,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在夏季,由于影响其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通常比较轻,有足够的时间扶正固本,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达到痊愈的目的。
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夏治”是选择夏天炎热季节,采用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浮越,此时对阳虚者用助阳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可为秋冬储存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冬病夏治”属于中医缓则治其本的治病原则。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发病的症状。
(二)冬病夏治三伏贴的配方
冬病夏治“三伏贴”现在治疗上被广泛的使用,药膏基本上还是沿用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书中所记载的处方,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麝香作为基本方,并结合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
1、小儿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白芥子、延胡索、(天下养生网)甘遂、细辛、肉桂,其比例为4∶4∶2∶2∶1 。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三伏天进行,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两天,1个疗程共贴10次。
疗程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
贴敷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双侧肺俞、心俞、膈俞六个穴位。临床可根据辨证,肺气虚者加膏肓、膻中;脾气虚者加脾俞、关元;肾气虚者加肾俞、定喘。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以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作为基本处方,可结合既往的临床经验和地域特点等进行加减。配伍加减常用的药物有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等。
药材炮制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且均用生药,其中生白芥子可以加强对其他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由于白芥子外用可使皮肤发热、发红,甚至起泡。临床上可以适当调整白芥子在药物中的配伍比重,既可以保证临床疗效,又可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贴敷时机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疗程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肺俞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基本穴位,主要配伍穴位有膻中、大椎、定喘、膏肓,临床应用中可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选用心俞、膈俞、肾俞、脾俞等穴位。
3、支气管哮喘三伏贴配方
药物组成
虚贴方黄芪、苍术、沉香、肉桂、补骨脂等。
温阳驱寒方白芥子、细辛、甘遂、干姜、仙灵脾、延胡索、小茴香。
药材炮制上述药物均采用道地药材,药物均采用生药。药物用量按一定比例确定。
实施时间头伏开始,隔7天贴1次,至末伏止,连贴3年。
实施方法
虚贴方属肺虚、脾虚、肾虚患者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心俞(双侧)、定喘(双侧)。肺虚者加太渊穴(双侧),脾虚者加足三里(双侧),肾虚者加太溪(双侧)。
温阳驱寒方脾肾阳虚患者可选用。选择肺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膈俞(双侧)、气海(双侧)。
4、风湿性关节炎三伏贴配方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关、阳陵泉、绝骨
药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5、虚寒性便秘三伏贴配方
取穴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巴豆2克,吴茱萸6克,肉桂3克,生姜汁少许。
治法前三味混合研为细末,与姜汁调和如泥膏,制成小圆饼三个。将药饼放于火上烘热。分别敷贴于穴上,外用绷布固定。药饼冷后再烘再贴。一般12——24小时气通便下即愈。揭药后局部出现水泡,紧需涂以紫药水,任其自行吸收。
(三)三伏贴敷适应病症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二、冬病夏治三伏贴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一)三伏贴的作用
调整人体平衡,预防疾病
三伏贴发挥的冬病夏治的功效是中医学防治疾病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方法。
具体表现
1、在夏季最炎热的时间段贴上三伏贴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让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不断地加强。
2、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这个时候贴三伏贴能帮助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让伴随长久的疾病得到改善,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冬病夏治
帖三伏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冬病夏治。
具体表现
1、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来说,气温低的冬季疾病容易复发,而夏季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时机。
2、三伏天外贴服药主要用于治疗喘病、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
3、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抵抗外界疾病的能力。
(二)三伏贴的原理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经络气血流注也最旺盛的季节,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痛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由于寒气是会沉积的。所以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阳气相对其他季节较为充沛的,此时是补足体内阳气,祛除寒邪湿邪的大好时机。三伏贴选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功效的中草药,贴敷于相应穴位,因为选用的药物具有辛温,走窜的特点,所以容易通过皮肤渗入浅表经络,结合穴位的作用,共同达到调动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自然调节功能,补助体内正常的阳气,驱散内在长期潜伏的寒邪湿毒,温阳助阳,温补脾肾,驱散寒邪,使肺气升降正常,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三)三伏贴治病功效
三伏贴治病功效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2.运动系统疾病
颈椎、腰椎、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发育迟缓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6.慢性皮肤病
冻疮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7.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三伏贴治病功效8.其他
阳虚型体质的人群。
(四)药物穴位帖敷禁忌证
1.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咯血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
2.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孕妇。
4.体质壮实易上火之人。
(五)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药物穴位帖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贴敷时间一般2~4小时,最多不超过6小时,有些较敏感患者不宜贴敷时间过长,一般以皮肤自觉灼热疼痛不能忍受即去除药饼;局部出现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小水疱(黄豆大小),涂烫伤膏或紫药水,若出现较大水疱,至针灸科就诊,医务人员会予妥善对症处理;敷贴当天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游泳,不曝晒。
2.贴敷期间,勿过食冷饮及辛辣刺激食物和海鲜等发物,以防损伤脾胃,或致贴敷创面久溃不愈;贴敷期间,勿过度吹风扇及空调,影响贴敷效果;勿至室外暴晒或过度活动致汗出,不能准确贴敷至穴位。
3.贴敷当天女性勿着连衣裙、无弹性衣服(如雪纺质地等),最好穿弹性较好的棉质柔软深色上衣,方便取穴并避免药饼污染衣服。
4.“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建议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体质和病证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文健康无忧网)
(六)三伏贴的注意事项
1、三伏贴的贴敷对象的年龄应该在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具体的贴敷时间应该根据说明书或者医嘱来进行,如在贴敷过程中实在感灼热难耐,可以提前去掉膏药。
2、肺炎以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间,或者是对贴敷的药物非常敏感的特殊体质以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孕妇以及糖尿病患者或肿瘤患者等都不适宜贴三伏贴。
3、贴敷之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微红或者是色素沉淀,轻度瘙痒等正常症状,但如果刺痒难耐、灼热或者是有疼痛感觉时,应禁止抓挠,可及时将贴敷取下。如果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建议及时就医。
4、贴药期间应该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寒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高油脂食物;避免对着风扇、空调等直接吹。
5、身体不适时不宜贴三伏贴。比如感冒发烧以及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对药物过敏,或着贴敷前皮肤有损伤以及皮肤长有疱,阴虚火旺等症状时都不太适合。
如果以上关于冬病夏治三伏贴配方 冬病夏治三伏贴制作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