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保胃战!5穴位远离胃食道逆流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吗?」现代人生活步调快,经常熬夜、晚睡晚起,早餐当午餐吃,长期耗损肠胃易导致消化不良、胃酸过多、胃食道逆流等不适,严重时引发食道溃疡。中医师表示,远离胃食道逆流的根本之道在于建立正确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但平常多按摩5个「保胃穴」,也能预防疾病反复发作。
现代人饮食和作息不正常,常发生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等肠胃不适。
胃食道逆流分3型 保胃穴各善其工
国泰医院产后护理之家兼任中医师张家蓓表示,胃食道逆流的形成多与饮食习惯有关,临床可略分为两种证型;若是因喝水或液体所引起的胃酸过多、胃食道逆流,中医称之为「水逆」,平时可按摩内关穴和阴陵泉穴预防复发,或减轻不适。
若是因非液态食物所引起的胃食道逆流,则归类为「痞症」,患者会因不当饮食而造成中焦阻碍、气机不通,出现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症状。,痞症可再细分为实证或虚证两种,实证合并有口肝舌燥、口腔有灼热感等不适,平日可按摩内庭穴预防;虚证易伴随胃胀等不适,可按压足三里穴减轻不适。
,现代人普遍有熬夜、睡眠障碍等问题,长期会造成「胃阴虚」体质,也是好发胃食道逆流的族群,建议平常可按摩足部的三阴交穴,调理肠胃和脾肾功能。
超级保胃战!5穴位远离胃食道逆流
中医师提醒,三餐定时、每餐七分饱,餐后慢走或保持端正坐姿,可预防胃食道逆流复发。
【5穴位预防胃食道逆流】
内关穴可预防和缓解「痞症」和「水逆」所引起的胃食道逆流。本穴位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位于手臂内侧,手腕横纹正中,沿着两条筋中间往上约3指宽处,可缓解和预防胃食道逆流、头晕、恶心呕吐、上腹痛等不适症状。
阴陵泉穴此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特别适合「水逆」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另有健脾化湿、调理膀胱、祛风除寒的作用。
内庭穴属足部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脚背第二趾和第三趾,脚叉缝的凹陷处,可预防因实证所引起的「痞症」,另有预防和舒缓感冒、胃溃疡、耳鸣、疝气、经痛等作用。
足三里穴位于位于膝眼下3寸、约4根手指宽的凹沟处,具有补虚、调节消化系统的功用,可舒缓胃痛、呕吐、腹胀等不适,对于因虚证类型的「痞症」有不错的预防效果。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交会,位于脚踝内侧上3寸、约4根手指宽,在胫骨后凹陷处。此穴改善胃酸过多、腹胀腹泻、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生理痛、手脚冰冷等不适症状的作用。
【健康小叮咛】
张家蓓中医师提醒,除了穴位按摩缓解和预防胃食道逆流,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更是防病「保胃」的根本之道。建议养成规律的作息,不熬夜,三餐定时,饮食细嚼慢咽不贪快,每餐只吃7至8分饱,吃饱后上半身不后仰或前倾,保持端正坐姿或慢走,可帮助消化,预防肠胃不适。
★《减少胃酸分泌》爱呷平民人参红萝卜!
该文章《超级保胃战!5穴位远离胃食道逆流》由网友『ゝ 沾花惹草』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