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四次太煎熬 肝癌二线标靶续延命!
四次肝癌手术备煎熬 二线标靶稳定病情
今年65岁的蔡先生,是肝硬化第一期患者,自2005年开始固定服药至2016年,长达11年时间,均定期回诊追踪,病情显示控制良好。直到2016年11月,在追踪检查报告中,发现肝上长出一颗3公分的小肿瘤,在医师评估肝功能与体能后,便建议运行手术切除。没想到时隔三个月后,又复发长出一颗10公分大肿瘤,经医师判定恐压迫周遭血管,引发危险,便又运行手术将其切除。
光是因为肿瘤复发,蔡先生前前后后就动了四次手术,饱受煎熬。而后在医师协助申请下,使用第一线口服标靶药物进行治疗,服用至第6个月,却发现已有局部小肿瘤转移到腹部与肝内,于是自今年三月起便开始使用二线药物治疗,并合并血管栓塞治疗,病情控制相当稳定,原肿瘤明显缩小外,也没有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维持一定活动力,甚至可以回归日常生活继续上班。
治疗循序渐进 一、二线标靶控制恶化
收治此案例的台中慈济医院肠胃内科主任廖光福医师表示,临床肝癌治疗方式,会依据肿瘤生长位置、大小与数量有所不同,一般初期倾向优先以手术切除,但如演变为中晚期,转移至大血管与静脉,无论是手术、电烧、栓塞效果都相较有限,此时便会使用第一线口服标靶药物接续治疗,若仍无法得到理想疗效,就须考量二线的口服标靶药物或免疫治疗,两者临床成效属伯仲之间。二线标靶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具较多实证案例可参考。
二线标靶治疗接轨 助肝癌患者成功延命
廖医师进一步分析,以往使用一线口服标靶药物治疗,约有2成患者肿瘤会缩小,3成患者肿瘤大小可维持不变;但却仍有5成未获理想疗效的患者,将面对无药可医的窘境。但自去年9月卫福部通过肝癌二线药物治疗后,平均整体存活期可显著延长成效相当不错,无疑也为这群肝癌晚期患者点燃新希望。
肝癌高风险族群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廖光福医师提醒,目前约有7至8成肝癌患者都是从B肝或C肝衍生而来,2成则是与脂肪肝、酒精有关。若民众属于以上高风险族群一员,除应接受治疗外,也需调整生活型态,并建议每半年进行抽血与超音波检测,持续追踪观察。若出现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眼睛或皮肤泛黄、腹水等现象,更应立即就医检查,遵循「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原则,配合医嘱治疗,便有机会争取宝贵生命时间。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手术四次太煎熬 肝癌二线标靶续延命!》由网友『深爱患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