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粉刺反反复复?用了它全好了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对于现在精致的猪猪女孩来讲,有一项自己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脸上爆痘痘。毕竟年轻又好看的脸是第一资本。

 

祛痘之前,我们要需要了解痘痘的根源,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祛痘。

 

一颗痘痘可能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痘痘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细菌的学名是痤疮丙酸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学名Propionibacterium acnes),也称痤疮杆菌、疮疱丙酸杆菌,是一种生长相对缓慢的典 型革兰氏阳性厌氧菌(杆状),一般寄居在皮肤的毛囊及皮脂腺中,属于皮肤的正常菌群。细菌的基因组中序 列化工作中已经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些基因会控制 产生分解皮肤和免疫原性蛋白的酶。 

 

 

痘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感染性炎症。主要发生于颜面及胸背部等处。其表现主要 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疱或结 节、囊肿等。尤其好发于青春期男女, 青春期后,大多自然减轻或痊愈。

 

现在,不仅仅是女性长痘痘,科学调查表明男性长痘率比女性高。在荷尔蒙漫天飞扬的青春发育期 ,女性长痘率为90.6%,而男性则高达99.9%。成长的烦恼已不再是迷 茫,而是长大包,尤其是满脸长大包。 

 

痤疮的生长过程

 

皮脂腺分泌油脂

 ▼

角质层增厚,油脂渐往皮层表面隆起

  ▼

角质层隆起,油脂堵塞毛孔,隆起的    顶点氧化变成黑色

  ▼

细菌在毛孔里和油脂搅和在一起     痤疮丙酸杆菌在缺氧情况下大量繁殖    导致炎症细腻侵入,变成脓疱、结节

  ▼

整个毛囊变红、发炎   细菌扩散到附近的皮肤组织,变得更大

  ▼

抹上药膏或加强清洁之后,炎症消减

  ▼

角质层出现开口,里头的脓血排出皮肤 ,伤口重新愈合。

 

 

痤疮俗称"痘痘""粉刺",由细菌引起,随着人的皮肤成长环境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营造出了细菌能繁殖的环境,细菌大量繁殖,产生了粉刺,痘痘。

 

 

细菌的引起可能会是各种原因。情绪、季节因素、遗传、生活习惯、多脂多糖及刺激性饮食、 高温及某些化学因素,紫外线照射过多等。

 

市面上有很多祛痘产品,我们需要辨别药类护肤品里面所含的成分,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

 

 

1.正规化妆品企业生产的祛痘类化妆品一般使用水杨酸、视黄醇棕榈酸酯、尿素囊和鸡卵黄抗体等抗痘活性物质,或者采用丹参、苦参、甘草和黄芩等植物提取物成分。这些成分的安全性较高,但可能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起效。

 

2.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达到快速起效的目的,可能添加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等禁用成分,如果人体长期接触含抗生素的化妆品,易引起接触性皮炎、抗生素过敏等症状,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

 

3.长期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会造成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毛囊萎缩,导致之后出现干燥脱皮、红血丝、色素沉着等现象,一旦停用后就会出现瘙痒、红肿、丘疹等症状,甚至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

 

 

那么多的祛痘产品中我们最好选择水杨酸、视黄醇棕榈酸酯、尿素囊和鸡卵黄抗体等抗痘活性物质这一系列的,安全成分高,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特异性鸡卵黄抗体是现在新出的祛痘抗体,是目前见效快且无副作用的抗体。具有特异性抑灭痤疮丙酸杆菌、金葡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作用。

 

安提可复®痤疮丙酸杆菌抗体喷剂。使用天然的抗体,鸡蛋黄提取,对人体皮肤、粘膜没有刺激反应,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不会像抗生素那样出现菌群失调、耐药菌株的弊病。 不对鸡蛋过敏者都可使用,包括婴幼儿和孕妇。

 

使用2分钟后能达到100%抑菌,感受良好。鸡卵黄抗体在皮肤表面可以停留60个小时以上,形成长效保护。 

 

本产品使用于

1.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缓解痤疮(俗称青 春痘)  症状。

2.抑制金葡球菌、大肠杆菌,缓解皮肤局 部症状,如“疮、疖、痈”等。   

3.日常使用,防止皮肤痤疮丙酸杆菌、金 葡球菌、大肠杆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 。 

 

使用方法:

1、在发生痤疮、 疮、疖、痈的皮肤处,先用清水清理皮 肤,然后对准该部位喷雾抗体产品,以覆盖住有症状部位为准。      

2、正处于青春期时期,可每日2次喷雾于痤疮好发部位, 因抗体有持续抑菌作用,可减少痤疮发生概率。   

 3、在容易反复发作的“疮、疖、痈”等皮肤处,也可在 好发部位每日2次喷雾使用,可细菌感染的发生概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