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不止是心病
心力衰竭(心衰)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一直以来,心衰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五年生存率甚至远低于大部分恶性肿瘤。究其缘由,不仅在于心脏功能的衰竭,亦在于因为心衰而导致的心脏之外的一系列症状……
心力衰竭,不止是心病
心脏分为两侧,右侧心脏将来自静脉的血液泵入肺,左侧心脏将来自肺的血液泵入动脉,并运送至机体的其余部分。当心脏的泵血或舒张(回血)作用不充分时就会诱发心力衰竭,造成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和(或)血液淤积在组织间,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发生。
胃肠道症状。心衰时血液回流入心脏受阻,使体循环的静脉压升高,导致胃肠道、肝、胆等内脏瘀血,患者会 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还可导致腹痛、腹泻。
肾脏症状。正常的动脉血压能确保肾脏从血流中将液体和废物滤过到尿中去,当心衰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脏血流不足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长期慢性的肾血流量减少还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脑部症状。心衰时由于心脏泵血量下降,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出现头晕失眠,甚至意识不清,此症状在老年人中尤甚。,心衰时,血液流动缓慢,易致使血栓的形成,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游移,如果不幸堵塞了脑内的动脉,可能会发生脑卒中,造成生命危险。
肺部症状。心衰时由于肺部淤血及心脏泵血量减低,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最先出现的是劳力性吸困难,因劳动后全身所需能量更多,极大增加了心脏负荷所致,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系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使心脏负荷更大呼吸更为困难,取高枕卧位甚至坐起方可好转。,心衰时,肺泡和支气管黏膜长期淤血,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的症状。
5、水肿。心衰时,水钠潴留和静脉淤血会导致水肿。前者决定水肿的程度,后者决定水肿的部位。由于身体下垂部位受重力影响静压较高,故水肿出现于身体下垂部。经常卧位者以腰背部最为明显,能起床活动者以脚、踝内侧较明显,水肿常于晚间出现,休息一夜后可消失。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心衰虽然是心脏的疾病,但它的“威力”远不止于单单影响心脏,各大重要脏器都深受其害。在出现以上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心衰发生的可能性,若是心衰患者开始出现以上症状,也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讯息,务必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并积极控制心衰进展。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