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成为肿瘤康复的重要手段!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一旦患上癌症,病人和家属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进行治疗,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等,什么高端的手段都用,有的病人做了这些治疗之后,不仅没有完全康复,甚至出现了边治疗边转移,病情越来越重的情况?有的患者为了治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悲剧——

 

    难道真的是越治疗越转移,病情越来越重吗?这到底是真是假呢?还是要让事实说话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患者的真实情况,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事实,请看她的自述:

我于2009年被查出甲状腺癌,经手术和碘131放疗核查,发现远端纵隔有大块黑色转移病灶,说明此病早几年就得了,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手术时已经到中晚期。

    和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样,我经历了放射性扫描治疗,对身体的摧残很严重。其他身体症状不说了,白细胞一直达不到正常值,免疫力很差。所以后来开始服用中药进行调理。

经过放疗和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后,病情稍有好转,但是停止放疗和服用中药后,病情又开始逐渐恶化,到2012年已经全身转移。

    整个腹腔、胸腔、肋骨、后背,甚至到头部,全部疼痛。全身经络严重堵塞,到了一天不按摩疏通就不能活下去的程度。任何东西吃下去都很不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消瘦不到90斤,特别是前胸、后背疼得几乎抬不起来头。

    后来,我和千千万万所有的癌症病人一样,为了治病,为了保住性命,为了能活下去,曾经投入到了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治疗当中。

     耗尽精神、家财,情况并未有什么实质的好转,病情仍然快速发展,几次病危差点就走了......

 我常常想,为什么治不好呢?究竟哪里出错了?

 是啊!好多患者都发出这样的慨叹,肿瘤为什么总也治不好,反而越来越转移,越来越重呢?

   最新的研究证明:肿瘤一经确诊,转移就已经存在了。

    现在医学研究发现:肿瘤早在直径1毫米大小的时候,就开始生长自己的新生血管,癌细胞正是通过新生血管这个管道转移到远方的部位,形成新的转移肿瘤。临床上能够被检查到的肿瘤至少要在1厘米以上,已经远远超过了1毫米,而1毫米的肿瘤凭借目前的诊断技术是根本不可能检测出来的,因此,只要是被确诊的肿瘤,就必然会有一个或多个转移肿瘤在患者的体内存在了,只是由于太小人们无法检测到而已。

 

   手术、放化疗,为什么没能解决肿瘤转移的问题?

    首先,手术的目的是迅速切除大的瘤体,解除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手术切的干净,可以防止肿瘤在原位置的复发,但手术解决不了转移的问题;其次是放疗,放疗可以精确地定位,最大限度的把局部肿瘤杀死,但它仍然解决不料转移的问题;最后是化疗,化疗药本身是毒药,还没等化疗把体内的癌细胞全部杀死,人体就会因严重的副作用提前致死。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厚生省就发出了“化疗药的副作用会致人死亡”的警告,这一点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肿瘤转移是早晚的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欧美长达15年的研究也发现:如果仅仅进行规范的手术、放化疗治疗,不与其他治疗配合,3个月到半年复查时肿瘤标志物升高普遍存在,肿瘤也会通过血道向脑、肺、肝、骨转移。恶性度最高的小细胞肺肿瘤,尽管它对放化疗比较敏感,但是治疗结束后不超过100天必定会转移;作为肿瘤之王的肝肿瘤,转移时间基本上不会超过200天;对于治疗效果较好的胃肿瘤转移时间会相对延长一些,但也往往不超过一年;对于治疗效果最好的前列腺肿瘤病人,即使过了5年生存期也不会逃过转移的恶运。如此看来,肿瘤的转移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如何破解肿瘤越治越转移,越治越严重的难题呢?

    为什么肿瘤经过了规范化的治疗仍然不能有效阻止转移呢?现在医学研究发现:肿瘤组织是由肿瘤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如何切断肿瘤新生血管、阻止肿瘤转移,成为肿瘤治疗关注的焦点。

    近20年的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证实,单纯依赖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只能缓解原发肿瘤的发展,并没能阻止转移的发展。在肿瘤治疗中,不仅仅是清除原发肿瘤,更要控制转移,这才谈得上治愈。只有在用手术、放化疗来缓解原发肿瘤的发展的同时,又应用肿瘤血管阻断剂来切断肿瘤血管,这样双管齐下,才能把原发肿瘤和转移灶一网打尽。

   营养康复,帮助防止肿瘤转移复发,让患者走向康复的新途径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特别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行中医药事业发展,发展非药物疗法,运用非药物疗法,一方面减少损伤,另外一方面节省费用。

    原卫生部长陈竺也曾经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保健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保健治疗的作用。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秦小明曾指出“健康不只是治病就可以了,医疗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到10%,而营养状况占80%。”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教授表示,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膳食营养的改善至关重要,营养治疗和宣传对强化居民均衡营养观念、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处于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与提供的办法。在正常生理需要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诊断、病情及其他情况,合理地调整和制订临床营养治疗方案,并通过各种途径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以改善代谢、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促使疾病好转或痊愈的目的。

    疾病治疗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营养是康复环节的首要因素,只有提供合理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供应,机体损伤的组织和器官才能修复,各个组织的功能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还原。

   至爱方用营养支持帮助肿瘤患者康复

    至爱方是北京通源同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现代中医药提取技术,并根据中医"君臣佐使"科学组方原则,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探索,在深入挖掘传统经典秘方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临床验证和应用实践,研制成功的国内首款以植物活性硒、花青素、白藜芦醇为核心成分的帮助肿瘤患者康复的产品。

    至爱方中的主要成分植物活性硒、花青素、白藜芦醇的研究发展情况。

    

 硒的研究发展史:

(1)1915年,科学家Walker和Klein建议将硒用于癌症的化学治疗。

(2)1983-1996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亚利桑那癌症中心”Clark教授研究表明,每日补充200微克硒,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了37%和50%。

(3)200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风险”和“硒可在人体内产生抗癌变作用”。

(4)2005年,硒有防癌抗癌作用已被写入我国的化学教课书(九年级下册96页)以及高等院校医药教材(微量元素与健康262页),"硒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白藜芦醇的研究发展史:

(1)1963年,科学家发现白藜芦醇有抗炎症、抗氧化作用,随后人们发现白藜芦醇有保护心血管作用.

(2)1993年,Jayafilake等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芦醇和顺式白藜芦醇都具有抗癌活性,其原因是它们可以抑制蛋白质-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5)1997年1月,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药学院的 John Pezzuto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葡萄的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抗癌活性》的论文,引起医学科学界的轰动。

(6)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系的付元庆博士有关白藜芦醇的研究报告指出: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新型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具有抗癌、抑制肿瘤、抗炎、降脂、降糖等多重功效。

花青素的研究发展史:

   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它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维护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医学界的权威检测证明,它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是VE的50倍,是VC的20倍。

    1、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自由基数量增加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花青素能清除自由基,自由基少了患上癌症的几率自然就会大大的降低。

    2、强烈的抗突变作用 :花青素具有强烈的抗突变作用,能减少致癌因子的形成,有效阻止了细胞的癌变,也就预防了癌症的发生。   

    至爱方可以帮助患者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更健康有尊严的活着!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