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别责任制 护理改革才开始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长期熬夜工作、随传随到,白衣天使真的好累! 劳基法新制上路,医护人员摆脱责任制,最终目的是提升医疗品质。

新年到,许多新制上路,其中一个改变,你不能不知道十四万名护理人员终于和「劳基法」第八十四之一条「责任制」说再见了。

意思是,护理人员未来一天工作八小时,加班不超过四小时、两周工作不超过八十四小时、每月加班时数也不能超过四十六小时。

新制会不会冲击台湾医疗品质?有人担心,医疗有连续性,护理人员工时的弹性变少,若十二小时工时到了,开刀、急救到一半,是否就要交接走人?

台湾各医院原本就平均短少约七.二%、约七千名护理人力,实施新制,得多招募人手因应工时上限。会不会让原来就捉襟见肘的护理人力更加紧绷,迫使医院关闭夜诊和假日诊因应?又或是,人员变多,「交接班」也会变多,是否可能增加医疗错误的空间?

两年缓冲,医院渐调整体质

种种疑虑,目前看来虚惊一场。

因为,门诊和一般病房的护理工作人员,本就不适用责任制;一些特殊单位如手术、产房、中重度病房的医事人员,两年来已陆续排除责任制。元旦起再和责任制说再见的,只有手术室、急诊室和加护病房等区人力,已有两年的缓冲时间,让医院可早做安排。

台大医院院长黄冠棠表示,台大一直都符合规定,有足够的人力。新制上路,「有可能需要多招人,」但到底会增加多少,护理部还在评估中。

彰化基督教医院护理部主任张淑真也指出,护理人力运作和往常一样,没有特别不足;也没有因为新制,而影响开刀房品质,或是取消夜诊与假日诊。

嘉义阳明医院院长谢景祥指出,过去只有非常困难复杂的手术,会请资深人员留久一点;或是急诊临时手术,会情商将下班人员加班,但超过十二小时的情况非常少,大部分医护人员也都愿意体谅。新制实施「几乎没有影响。」

长期过劳,改革有理

过去几年,护理人员多次上街,疾呼改善医院恶劣劳动条件,如刷卡后再回来上班、排小夜班接大夜班的「花花班表」,要求护理人员支持其他医疗工作、或是刁难、不给加班费等。

医护过劳,的确有害医疗品质。美国○七年的报告指出,当班护士每增加一名照护病人,就可能增加住院病人八%的相对死亡风险。

,新制虽立意良善,却不见得能立刻改善问题,更无法直接解决台湾的护士荒。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环境还缺乏完善的检举与管控机制。

,法规改革还未竟全功。

医改会研究员李芸婷就指出,目前医院的评鉴标准里,虽把白班的护士病患比纳入规范,但小夜与大夜的护病比规范都还只是试评,预计明年才会正式纳入评鉴,夜班人力还是可能不符规定。

,日班护病比虽然是评鉴的「必要项目」,医院不通过,就无法继续营运;但护理人员的工作时数合理性却只是「重要项目」,如果不通过,只要限期改善就好。

在医改会的统计里,一百年度各医院护理时数「勉强及格」与「不及格」的比率,高达七成六。,劳委会的劳动检查也不见得能抓出问题。

目前,劳委会针对医疗院所,除了接受检举前往检查外,每年还执行五十到一百场的专案检查。

过去一年,劳委会统计违反劳基法较严重的业别中,医疗保健及社会工作服务业高居第五名,违反率达三成。

但劳委会也坦承,目前中央加上授权的检查机构不过三八○人,却要执行将近七十万家适用劳基法公司的劳动检查,人力严重不足。

而像护理人员若被劝说不按时打卡、或是调任其他工作,随时待命所付出的时数不列入计算等,劳检也很难抓出问题。

姐妹们,挺身而进吧!

制度之外,护理人员更长期缺乏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意识。

台湾基层护理产业工会理事长梁秀眉观察,护理工作需要高度合作。病人急救时要找学姐帮忙、排休假得问阿长(护理长),护理人员的服从文化,很难一下子改变。

她也发现,许多护理人员至今搞不清楚「公会」与「工会」的差别;更别说陆续改变的法规新制,自己可以享有什么权益。

她们常对自身处境有深深的疲累与无力感,却觉得争取也没有用,或怕检举了会被刁难。

「护理最根本的问题在教育,」梁秀眉说,「我们是一群很庞大、照理很有力量,却觉得自己很弱势的团体。」

法规改变,只是开始。


  该文章《挥别责任制 护理改革才开始》由网友『没胆挂念』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