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别怕胖】粥和稀饭差在哪? 吃这个才不容易呕酸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吃饭别怕胖】粥和稀饭差在哪? 吃这个才不容易呕酸

清晨来碗粥,暖胃又好消化。但不少人抱怨一吃就容易呕酸,只好避而远之。专家指出,很多人其实是把粥煮成了「稀饭,米、汤分明」不利消化,才是原因。

台北医学大学生药所名誉教授杨玲玲指出,分解米的淀粉酵素存在口腔,米若没有煮到糊化,又没咀嚼就吞下肚,反而会增加胃酸分泌、不利消化。要把米煮到透彻成为「粥」,就能避免呕酸,滋补效果更好。

袁枚《随园食单》中也记载「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必须把米跟水煮到融合,才能达到滋养脾胃、帮助消化。

中医有「年过半百而阴气自半,」岁数大了会有不同程度肾精不足的问题,吃粥可以补益肾精,加入一点盐,还有引粥入肾经的作用,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对老人家而言,粥可以补充水分,避免血液浓稠,有效防止便秘。天冷时,早餐喝碗热粥,有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尤其春天气温变化大,各种病毒环伺,透过食补提升免疫力,米就是很好的食材。

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曾说,「粥,为天下第一补物。」杨玲玲指出,比起买昂贵补品来强身,不一定适合自己的体质,还可能愈补愈伤身。米能够补中益气、提升食欲,「用米熬煮的粥是最平价的药膳!」

但也提醒,若是有胃食道逆流、肠胃发炎等症状,还是需要咨询医师判断能否食用。

熬粥  煮到水米融合才是极致

粥到底该怎么熬煮才正确,专家这样建议

步骤一用新鲜生米煮粥,口感最好。米水比例约16~8。

步骤二先用水浸泡,可以让米粒容易软烂,浸泡时米的养份也会融于水中,泡好后不用换水,可直接熬煮。

步骤三水分一次加足,避免中途加水,若煮到一半发现水量不够,则建议加热水,不让粥的温度突然下降。

步骤四确认米粒变柔软,看不到完整颗粒状,且米汁变浓稠后,关火再焖一下即可。

搭配不同食材 煮一碗专属养生粥

单吃白米粥摄取营养还不够,中国医药大学北港附设医院中医师杨淑媚建议,不妨根据需求,加入各种新鲜食材,营养均衡又能调理身体,养生功效更好。她提供两道私房食谱,在家试试看!

感冒│蛋花葱白祛寒粥

材料生姜5片、葱2根、鸡蛋1颗、白米1/2杯、盐少许

做法

1.葱白切成葱花备用。

2.白米洗净加入生姜和3杯水,放入锅中用瓦斯炉煮熟。

3.趁粥热加入葱花、鸡蛋和盐,搅拌均匀。

功效适用于风寒型感冒,症状见流鼻水、筋骨酸痛、畏寒怕冷等症状。

提醒生姜可用于感受风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葱白有通阳散寒、温暖身体的作用。

助消化│决明子番茄润肠粥

材料决明子10克、芹菜3根、猪肉片6片、番茄1颗、白米1杯、盐少许。

做法

1.芹菜洗净切成小段珠状、番茄切小块。

2.决明子以小火炒黄,用布包,加约1公升水煮10分钟,滤汁去渣。

3.白米洗净,加入中药汁,用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粥九分熟。

4.加入芹菜、猪肉片、番茄续煮至粥熟,再加入少许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润肠通便、明目退肝火。

提醒决明子有明目作用,亦可以通便,腹泻和低血压者忌用。芹菜能刺激肠壁加速蠕动,促使食物残渣和有害物质迅速排出体外。

参考数据《乐龄好滋味 杨玲玲的幸福餐饮》大块文化、《以粥养生》商周出版、《食在好粥》快乐文化出版。

【吃饭别怕胖】米怎么分?怎么吃?快来颠覆你的传统观念

【吃饭别怕胖】长米虫的米能不能吃?

老祖宗秘诀》7种长寿食物

  该文章《【吃饭别怕胖】粥和稀饭差在哪? 吃这个才不容易呕酸》由网友『热衷情书』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