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麦芽 麦芽的功效与作用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时,干燥。 

 
     一、麦芽的功效与作用
 
     1.麦芽可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闷,及肝脾不各,嗳气少食等证,常与香橼、佛手等配伍,以增其舒肝和胃之效。  
     2.胃虚弱,运化无力,而致食积不消者,则可与党参、白术、陈皮等同用,以增健脾消食之力。  
     3.麦芽用于米面类食物引起的食积不消和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前者,常配山楂、神曲,煎汤或作丸服,后来,可单用本品,煎汤服。回乳须用30~120g。 
     4.麦芽中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质、蛋白分解酶、维生素B、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等成分,有助于消化。 
     5.将麦芽制成浸膏,有滋养补益作用。其它补脾润肺药作煎膏(膏滋)时,本品可作滋润、赋形剂。  
 
     二、麦芽的典籍记录
 
     1.《药性论》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2.《千金·食治》消食和中。熬末令赤黑,捣作麨,止泄利,和清酢浆服之,日三夜一服。
     3.《日华子本草》温中,下气,开胃,止霍乱,除烦,消痰,破症结,能催生落胎。
     4.《医学启源》补脾胃虚,宽肠胃,捣细炒黄色,取面用之。
     5.《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止呕吐,消宿食,止吞酸吐酸,止泻,消胃宽膈,并治妇人奶乳不收,乳汁不止。
     6. 《本草纲目》麦糵、谷芽、粟糵,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诸药兼用,则无害。
     7.《本草经疏》麦糵,功用与米糵相同,而此消化之力更紧,其发生之气,又能助胃气上升,行阳道而资健运,故主开胃补脾,消化水谷及一切结积冷气胀满。
     8.《本草汇言》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
 
     三、麦芽的做法大全
 
     (一).麦芽山楂饮
     原料麦芽10克,山楂3克
     做法
     1.先将山楂切片与麦芽分别炒焦。
     2.取炒麦芽,炒山楂加水1碗,共煎15分钟,取汁,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二).炒麦芽汁
     原料麦芽、神曲、山楂各10克
     做法
     1.把这三味药加100毫升水,煎15分钟后;
     2.倒出药汁,加点白糖,分成两次趁热服。
     3.山药麦芽水
     原料山药、莲子各15克,麦芽、茯苓各5克,白砂糖15克
     做法
     将上述各料一同研粉,然后用开水冲服即可。
 

麦芽的功效与作用(文健康无忧网)
 
     四、麦芽的简介
 
    【名称】麦芽
    【别名】大麦糵、麦糵、大麦毛、大麦芽。
    【药材类别】果实/种子类
    【性味】甘,微温。
     ①《药性论》味甘,无毒。
     ②《汤液本草》气温,味甘咸,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汇言》入足太阴、阳明,手阳明经。
    【入药部分】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发芽颖果。
    【产地和分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各地均有产。
    【形态特征】大麦越年生草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cm。叶鞘松弛抱茎;两侧有较大的叶耳;叶 舌膜质,长1-2mm;叶片扁平,长9-20cm,宽6-20mm。穗状花序长3-8cm(芒除外),径约1.5cm小穗稠密,每节着生3枚发育的小穗,小穗通常无柄,长1-1.5cm(除芒外);颖线状披针形,微具短柔毛,先端延伸成8-14mm的芒;外稃背部无毛,有5脉,顶端延伸成芳,芒长8-15cm,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等长。颖果腹面有纵沟或内陷,先端有短柔毛,成熟时与外稃粘着,不易分离,但某些栽培品种容易分离。花期3-4月,果期4-5月。
 
     如果以上关于 麦芽的简介  麦芽的做法大全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