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配伍效用 吴茱萸的药用价值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吴茱萸(学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
一、吴茱萸的药用价值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
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二、吴茱萸的民间偏方
1.治肾气上哕,肾气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气连属而不能吐,或至数十声,上下不得喘息吴茱萸(醋炒)、橘皮、附子(去皮)各50克。为末,面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七十丸。(《仁存堂经验方》)
2.治醋心,每醋气上攻如酽醋茱萸一合。水三盏,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服。(《兵部手祭方》)[4]
3.治食已吞酸,胃气虚冷者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姜(炮)等分。为末,汤服5克。(《圣惠方》)
4.治肝火黄连300克,吴茱萸50克或25克。上为末,水丸或蒸饼丸。白汤下五十丸。(《丹溪心法》左金丸)
5.治呕而胸满,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一升,人参150克,生姜300克,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吴茱萸汤)
6.治头风吴茱萸三升。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干金翼方》)[5]
7.治痰饮头疼背寒,呕吐酸汁,数日伏枕不食,十日一发吴茱萸(汤泡七次)、茯苓筹分。为末,炼蜜丸悟子大。每热水下五十丸,(《朱氏集验方》)
8.治多年脾泄,老人多此,谓之水土同化吴茱萸三钱。泡过,煎汁,入盐少许,通口服,盖茱萸能暖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解清浊也。(《仁存堂经验方》)
9.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有疳气下痢,亦能治之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五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浓煎米饮下,空心日三服。(《局方》戊己丸)
10.治脚气入腹,困闷欲死,腹胀吴茱萸六升,木瓜两颗(切)。上二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进一服,或吐、或汗、或利、或大热闷,即瘥。(《千金方》苏长史茱萸汤)
11.治脚气疼痛,如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筋脉浮肿,宜服之槟榔七枚,陈皮(去白)、木瓜各一两,吴茱萸、紫苏叶各三钱,桔梗(去芦)、生姜(和皮)各半两。上细切,水煎,次日五更,分作三、五服,只是冷服。冬天略温服亦得。(《证治准绳》鸡鸣散)
12.治远年近日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痛,以致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成疮吴茱萸(去枝梗)一斤(四两用酒浸,四两用醋浸,四两用汤浸,四两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泽泻(去灰土)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盐汤或酒吞下。(《局方》夺命丹)
13.治小儿肾缩(乃初生受寒所致)吴茱萸、硫黄各半两。同大蒜研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烟熏之。(《圣惠方》)
14.治口疮口疳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濒湖集简方》)
15.治牙齿疼痛茱萸煎酒含漱之。(《食疗本草》)
16.治湿疹炒吴茱萸一两,乌贼骨七钱,硫黄二钱。共研细末备用。湿疹患处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化开调抹,隔日一次,上药后用纱布包扎。(《全展选编·皮肤科》)
三、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主要为镇痛作用, 其镇痛成分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异吴茱萸碱及吴茱萸内酯.静脉注射吴茱萸的10%的乙醇提取物, 可使家兔体温升高, 也可提高电刺激兔齿髓引起的口边肌群挛缩的阈值, 其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吴茱萸水煎剂5g/kg和20g/kg均能显著延迟痛觉反应时间, 可维持2.5小时都不消失.口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 与生姜同服, 镇吐作用可被加强.但亦有报告指出, 吴茱萸煎剂及丙酮浸膏分别给犬灌胃, 对4%硫酸铜所致犬的呕吐均无镇吐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g/kg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和提高膈膜的收缩力, 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实验表明 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 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 且有剂量依赖性, 降压持续时间较长, 一般长达3小时以上, 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 但肌肉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 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丧失.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 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有报告认为, 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
资料表明 吴茱萸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机制产生的.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与扩张外周血管。
有关;因苯海拉明可取消其降压作用, 故亦可能与组胺有关.但与胆碱能神经及其受体无关.去氢吴茱萸碱为降压成分之一, 其有扩张血管作用, 在降压的, 减慢心率, 降低舒张压的作用强于收缩压;由于消炎痛可以部分、聚磷酸盐能够较完全地取消其降压作用, 提示降压作用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去甲乌药碱亦为降压成分, 其降压增加心率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该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 说明其降压作用与兴奋β-受体有关.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 吴茱萸中所含的吴茱萸苦素为苦味质, 有苦味健胃作用, 其所含的挥发油又具有芳香健胃作用.吴茱萸的甲醇提取物, 有抗大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水煎剂还具有抗盐酸性胃溃疡和消炎痛加乙醇性胃溃疡作用, 对水浸应激性和结扎幽门性溃疡有抑制形成的倾向.
吴茱萸对离体小肠活动有双向作用, 低浓度时兴奋, 高浓度时抑制自发收缩活动, 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亦能对抗六烃季胺、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 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罂粟碱、异搏定、美散痛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表明吴茱萸兴奋肠管作用与乙酰胆碱能神经和M-胆碱受体无关, 其抑制作用可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和α-受体关系不太大, 而可能与直接兴奋β-受体有关.
吴茱萸水煎剂给小鼠口服(20g/kg), 可显著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大肠刺激性腹泻次数;对蓖麻油引起的小肠刺激性腹泻次数亦有减少倾向.吴茱萸减慢正常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 也能拮抗吗啡或阿托品对小鼠的胃肠推进运动的抑制, 提示吴茱萸对肠管的双向作用有利于调节机体的肠道作用.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也有效.吴茱萸能使肠管兴奋, 其所含的 cGMP可能参与肠管活动.吴茱萸兴奋肠管活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胆碱样、组胺样、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或是通过其中之二或是通过其中之一实现的.
4.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吴茱萸中的拟交感成分对羟福林有松弛离体子宫作用, 除去拟交感成分的残存液则兴奋大鼠子宫并可对抗对羟福林的松弛作用.其兴奋子宫的成分为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去氢吴茱萸碱可能为 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 其兴奋子宫作用能被二甲基麦角新碱阻断而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文健康无忧网)
四、吴茱萸的配伍效用
1.吴茱萸配伍大枣吴茱萸温肝暖脾、降逆止呕;大枣甘温 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吴茱萸得大枣则温散而不燥烈 大枣得吴茱萸则益气养血而不壅滞.二药合用 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之胃脘疼痛、妊娠恶阻以及厥阴头痛、干呕等症.
2.吴茱萸配伍当归吴茱萸辛热燥烈 疏肝行气、温中散寒 善下行温肝肾、暖胞宫;当归辛甘而温 补血行血 为妇科养血调经之常用之品.吴茱萸得当归则温散而不伤阴血 当归得吴茱萸则补血而不凝滞.二药伍用 其温经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更著 用于治疗月经延期、量少而黑、少腹冷痛因冲任虚寒所致者以及寒滞肝脉之疝气疼痛.
3.吴茱萸配伍党参吴茱萸辛苦性热 芳香而燥 入肝、脾、胃经 有温肝暖脾、降逆止呕、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党参补中益气、养血生津.二者合用 温中寓补 有散寒补虚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中虚寒之食谷欲吐、胸膈满闷;肝寒犯胃之呃逆吞酸以及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
4.吴茱萸配伍生姜吴茱萸温中下气而降逆;生姜温胃散寒而止呕.二者合用 有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之功效 用于治疗胃寒呕吐或厥阴头痛呕吐涎沫者.
5.吴茱萸配伍小茴香吴茱萸散寒除湿;小茴香散寒止痛.二者合用 有散寒除湿、行气止痛之功效 用于治疗下焦寒湿所致之脘腹疼痛、疝痛、及宫寒不孕、月经不调、痛经等因寒而致者.
如果以上关于 吴茱萸的配伍效用 吴茱萸的药理作用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上一篇:考季大补帖!夏日凉补药膳饮醒脑
下一篇:什么是伸筋草 伸筋草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