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就该这样吃鱼
台湾四面环海,占地利之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养殖技术发达,也让我们随时都有新鲜的鱼可食用。,嫌刺多哽喉,为求方便,我们端上餐桌的鱼,愈来愈多是进口的鲑鱼、鳕鱼、柳叶鱼。识鱼能力不足,不懂得好好品尝鱼鲜的滋味,正是将台湾沿近海野生鱼种推上绝境的凶手,我们的下一代即将面临无鱼可吃的窘境。在台湾该吃对哪些好鱼?到市场怎么挑?渔家女儿分享私房食帖。一起来吃吧!
每个人都有念念不忘的那道鱼料理。
作家蒋勋耽溺于台南的虱目鱼肠,离水新剖、汆烫后轻沾酱料,入口滑腻,成了他身体记忆的一份子。
饮食文化人焦桐则对石门活鱼情有独钟,尤其溪州楼的吴郭鱼鲜美无土味,盐烤、煮汤、宫保等多种料理手法,更让他赞不绝口。
说到吃鱼,世界上有什么地方能像台湾一样,拥有那么丰厚的先天条件?
四面环海、洋流交会,带来多元的季节性鱼类,再加上成熟的养殖技术,让台湾人一年到头都能尝到鱼的肥嫩鲜美。
台湾人超爱吃海鲜,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国人每人每年平均吃34公斤海鲜,居全球第四,高于国际平均值1倍多。
吊诡的是,台湾鱼产虽富,却有数据显示,我们吃的海鲜当中,有七成仰赖进口,最常出现在餐桌上的不外乎鲑鱼、鳕鱼、旗鱼、鲨鱼,连儿童学校午餐最常出现的柳叶鱼,其实也是进口货。
怕被鱼刺戳到喉咙,所以上超市买冷冻切块又方便保存料理的鱼块、鱼排,成为多数家庭和外食的首选。校园学童大口吃饭、一餐预算又不高,就用刺小可食又便宜的柳叶鱼吧!
曾几何时,身为海洋民族与生俱来的,仔细挑刺、品尝鱼骨间细柔滋味的能力也就慢慢流失了。
缺鱼已是全球共同危机
事实上,看似富足的海洋资源,早已面临贫乏绝种,缺鱼问题已是全球共同危机,大环境的改变是重要因素。鱼达人李嘉亮认为,随着人类活动影响,海洋中的硅、铁比例失衡,影响鱼类生长。
除了海中矿物质组成的改变,各国过度捕捞也是造成海洋浩劫的罪魁祸首。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国际期刊《科学》提出警言,如果环境持续恶化,到了2048年,全人类将无鱼可吃。
台湾也面临同样窘境,钓鱼经验已有40多年的李嘉亮回忆,很多人小时候随便钓就有一堆鱼上钩,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不少渔民也感叹,鱼愈抓愈少、愈抓愈小。
该文章《在台湾就该这样吃鱼》由网友『城市逃亡゜』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