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癌先锋 为病患挡下死神

健康知识 2023-05-28 20:0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走过丧弟之痛,郭台铭投资台大医院,设立「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 其医疗团队不怕亏损,更勇于挑战创新疗法。 要为台湾的血癌病友,从死神手上抢下更大的生存机率。

艺人高凌风最近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过世,再度引起大众对「血癌」的关注。

事实上,血癌早已走出几十年前无药可医的悲剧。在台大医院中山南路七号新大楼的三楼,一百坪的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更企图为台湾血癌病友追寻更多生机。

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是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为纪念因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不幸在二○○七年病逝的胞弟郭台成,化悲痛为大爱,独力捐赠成立的单位。

自二○一○年收治第一位病人,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到去年底,已帮二二六位病人做干细胞移植。术后度过关键一百天的存活率超过八成。

「与国际移植成绩一样,」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主任,也是郭台成当年的主治医师,台大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禄平静地说。

平静的背后,却是因应特殊机缘,不平凡的努力。

时光倒回二○○六年春节。郭台成打高尔夫球时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旋即转到台大治疗。

在不到三个月期间,郭台成历经三次高剂量的化疗,白血病又再复发,必须接受骨髓移植。

医院里的「赔钱单位」

但郭台成与手足之间的骨髓配对不合,在慈济的骨髓库也没找到适合的结果。辗转在大陆找到较合适的配对,经医疗团队评估后,郭台成飞到大陆接受治疗。

郭台铭邀请唐季禄常驻北京,加入郭台成的医疗团队,但唐季禄考量手上还有许多病人,几度拒绝。

郭台铭前后花了半年时间,说服唐季禄。他告诉唐季禄,不要把它想成照顾一个VIP病人,牺牲了其他病人的权益,而是应该想成「以后能救更多病人」。郭台铭也应允,之后要投入资源,帮助台湾的病人,说服了唐季禄。

长期以来,唐季禄对台湾的血液肿瘤研究发展不易,感触很深。

各医院的血液肿瘤科被视为赔钱的单位,因为治疗的病人棘手、医疗花费庞大,不易受医院支持。

,台湾一年有七、八百个罹患血液疾病、需要做干细胞移植的病人。但因为医院不愿投资,移植病床不够,病人至少要排队等三、四个月,才有床位。

「很多病人因为等待时间长而往生,或是病情恶化,」唐季禄感慨。在○六、○七年,台湾一年的移植量只有两百多人,照护量明显不足。

于是,几经思量,他带着寄望为更多病人开创新局的孤决心境,飞赴北京。

「我当初想得很简单,假如台大发展得好,其他大医院一定也不甘落后。这样一来,就可以刺激整个医界的良性竞争,」唐季禄解释。

郭台铭以个人金钱,独力捐助了近一、两亿新台币,协助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改造病房、支付护理师和医师等人事费用。每年再捐两、三千万来补贴财务缺口。

「就一个医院来讲,怎会容许一个单位一年亏两、三千万?但我们不愿意降低服务的水准,」唐季禄形容郭台铭对治疗中心「有求必应」,深知其中的困难。

而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的财务完全与台大医院独立,自负盈亏,一部份收入还交给台大医院。

这处台大二十多年历史、老旧的骨髓移植病房,彻底翻修改造而成的治疗中心,软硬件处处展现高规格。

病房与护理站的隔间及天花板,采用与无尘室同等级的库板建材。地板是无缝地板,避免积尘。

独立运作 自负盈亏

病床旁的生理监视器,是利用无线网络,将病人的呼吸、心跳、血压、血氧等身体变化,上传到护理站中央的电脑屏幕上。护理人员能在不打扰病人的情况下,随时掌握病人的状况。

病房强调人性化管理,建立家属陪病制度。护理人力比照加护病房,一位护理师照顾两床病人,比起其他医学中心的骨髓移植病房,普遍一位护理师得照顾三、四床病人,较为充裕。

台成运作以来,为台湾的病人带来不少福音。

台成一再突破台湾以往对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年龄限制。目前超过五十岁的移植病人占了四三%,使年长病人获得进一步治愈的机会。

台成甚至在台湾创下成功帮七十三岁老人移植干细胞的纪录。

过去一年多,台成也跟上国际脚步,领先台湾其他医院,发展高难度的「HLA半相合移植技术」,例如,父母亲捐干细胞给罹病的子女,或子女捐给罹病的父母亲。至今已救治了十个病人。

台成更难得的是,不吝惜分享资源与经验,协助台湾其他医院。

台成的干细胞实验室发展早期监测的分析工具。除了服务台大的病人外,也为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慈济、台中荣总等六家医院寄来的病人检体,免费做检测分析,帮助医生精准追踪病人体内的残余癌细胞量,精准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高医附设医院小儿部血液肿瘤科主任邱世欣,早在六、七年前参加国际研讨会,就得知国外已有早期监测的工具,但苦无资源,无力引进高医。

约三年多前,他在一个学会上听到在台成任职的李启诚医师提到,台成已运用这类工具追踪病人的治疗效果。他马上眼睛一亮,询问能否把病人的检体送到台成?没想到立刻获得唐季禄、李启诚支持。

救活更多病人!

「真的很谢谢他们这几年大力帮忙,」邱世欣在电话的那端,多次重复这句话。

邱世欣已陆续送了数百例病人检体,让台成帮忙分析,甚至还得以与唐季禄等医师讨论对病人的治疗,等于有个跨医院的团队。他深刻感受其中的差异。

「救活更多病人!」邱世欣比较,在高医,以前得血液疾病的儿童病人治愈率约六、七成,现在治愈率提高到八、九成。

「他(唐季禄)领导的台成,对台湾的血液医学的发展,有实质的帮助,」邱世欣直言,以前无法想像高医能有机会直接与台大合作。

与国际接轨的,还有学术交流。每两周的周五,台湾血液肿瘤科的医生与医检师等相关技术人员,更可透过台成建立的视频会议平台,固定与全球血液检测的权威洛肯博士交流,分享临床经验与疾病诊断的新知。

目前这个平台的参与者,还扩大到包含日本、印度、阿根廷、中国大陆以及欧洲的国家。

另一周的周五,则是台成主持台湾自己的视频,选一些困难的个案,教导台湾年轻的血液科医师。

,自一一年起,由台成出钱、出人,与中华民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协力,负责「台湾造血干细胞移植登录系统」的研究计划,推动全台十多家医学中心,一起合作建立移植病人的数据库。

种种努力,为的是提升台湾的整体医疗实力。

「现在做的事,对病人、整个血液移植环境有帮忙,希望把其他医院拉起来,」唐季禄解释。

良性竞争 拉台湾一把

也,也有其他医院的医生寄望台成戮力创新治疗。

「期待台成带领台湾(血液医学)创新研发,台湾才有机会出头,」中国医药大学血液肿瘤科主任叶士芃认为。

彰化基督教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张正雄,与唐季禄相识二十多年,他很佩服唐季禄为整体环境的努力。

不过,他提醒,台湾的健保实际上鼓励各医院竞争,将来台大癌症医院成立后、台成的规模扩大,是否会排挤掉其他医院的空间,将是唐季禄的挑战。

这一路走来,五十六岁的唐季禄坦言有得有失。他的一位老病人观察,唐季禄原本一头黑发渐渐斑白,脸上常常是疲累的神色。

从他答应到北京、到台成的成立,闲言闲语从没断过。

对于外界曾有的误解,他淡然以对,「我的目的达到了就好,」双鱼座的他说。

他至今仍隶属于台大医院的编制,领台大薪水,但在台成不支薪,等于是当义工。

事实上,鲜少人知道,郭台铭早在○七年,就建议唐季禄离开台大,独立出来。但唐季禄认为,台大一百多年的历史,有其优点与包袱,反而说服郭台铭捐助台大。

「我们是为了一个梦,一个理想,」唐季禄感性地说。台成的医护团队有人牺牲家庭、有人放弃升等机会,一起打拚。

从一百坪的空间出发,台成干细胞治疗中心要许台湾血癌病友一个更好的未来。


  该文章《抗血癌先锋 为病患挡下死神》由网友『丝丝记忆﹏』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