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尿酸管理的“贴身护士”,糖护士为慢病患者个性化管理按下
我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关于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 50%,已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当前,老年慢病管理并未落实到实处。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曾公开表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7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还存在着患病比例高、患病时间比较早、“带病生存”较长等问题。
老年人是慢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和数字技术的兴起、成熟,作为解决慢病管理难题的新兴手段——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已然兴起。
潜藏巨大能量的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
亿欧智库推出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从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企业案例、患者调研等诸多方面方面,对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解读。
《白皮书》中指出,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内的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慢病管理已上升至我国战略层面。传统慢病管理向来具有难持续、难预防以及专业性差等痛点,并且在传统的慢病管理模式中,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景大都发生在医院等专业区域内。而在院外,患者缺乏专业的指导,且身体情况难以持续监测,经常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慢病管理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慢病管理将会通过提供线上复诊随诊、送药上门、指标监测、用药指导、不良反应干预、医保支付、健康科普等各项服务,弥补了传统慢病管理的诸多软肋。这种情况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越发明显,数字疗法行业也随着互联网医疗进一步迅速发展。
疫情之后,慢病管理就一直挂在医疗界的“热搜”上。根据动脉橙数据库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慢病管理领域共发生62起投融资事件,累计融资金额约1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60%。
进入2021年,这一市场热度仍持续走高。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我国数字慢病管理企业融资规模达30.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64%。
糖护士为国内慢病患者个性化管理按下“加速键”
虽然相对国外成熟宽松的审批及市场进入环境,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但在国内数字化管理领域中,糖护士持续深耕,为国内慢病患者个性化管理按下“加速键”。
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核心是基于患者个性化的生理指标和生活行为习惯数据,应用软件按照糖尿病防治指南自动实时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应对方案和习惯养成训练。它是由软件驱动,直接服务患者的,无需医护人员介入的一种患者自我管理工具。从成立至今,糖护士针对患者院外生理指标和生活行为习惯数据的采集设备(Device)上市了许多创新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效果。
其在2020年7月新发布的核心产品SPUG手机血糖尿酸测试仪以“血糖尿酸,一机双测”的差异化功能吸引了大量年轻的痛风患者人群,将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业务无缝延展到痛风领域,并实现糖尿病合并痛风患者的综合管理。
在2018年获得 FDA&CE认证的胰岛素注射剂量监测IoT设备insulinK,获得12项专利授权,以超低硬件成本和友好的用户交互软件获得国际TOP糖尿病药企的认可和合作,在临床中有效降低起始胰岛素用户脱落率23%。凭借创新领先的设备Device,糖护士采集了海量的个人多维度数据Data,并结合糖尿病防治指南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集成IDSS的糖护士APP成为“糖尿病患者身边的血糖管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数据驱动的干预指导包括提醒、建议、鼓励、教育和交互,提升了APP用户留存率53.2%,低成本高效率地提高了患者的医疗依从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