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被AI取代?脉景智能给你答案

健康知识 2023-05-28 18:15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设想一下,当你去看中医时,不再是白发苍苍的老先生,而是由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帮你看病:通过这个“智能机器人”的观察,获得你的舌象、面象、体貌、精神等各项数据;通过与智能机器人对话,捕捉到你的症状、疾病等情况;并通过各种智能传感器,收集你的脉象等各类体征;最后“机器大脑”进行辨证分析,给出用药处方及调理建议。

是否怀疑自己不是在看病,而是像电影中的特工一样,在做某种特殊检查,有一种穿越未来的感觉?

而现在这一切都不是只存在于脑海中的空想,中医的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向我们一步一步走来。年轻中医师们无需等到耋耄之年才能被别人尊为名医,水平薄弱的基层中医也可以借助科技的辅助,一伸手就展现出几十年的中医功力。现如今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能否帮助中医行业摆脱缓慢发展的枷锁,冲出中医千百年来继承发展难的困局?

“丢失—发现—再丢失”,传统中医止步不前的“困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西医在人类文明史上,为人类做过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中医在历史上并不比西医差,甚至在欧洲的黑暗中世纪,我们中医的水平是超过西医的。但是,经过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后,科学思想和方法论开始武装了西医,使西医快速发展,而中医却还在原地踏步。以至于现在大多数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水平,比几十年前甚至更高级别的名医水平好很多,但是没有哪个中医敢讲自己比200年前的名医水平高。

这是因为西医遵循希腊科学体系,任何发明是可以叠加的:比如解剖学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解剖学就扩大一圈。而中医的知识点、改良和发现都是孤立的、零碎的,无法有效传承因此很容易失传!后学的人又要重头学起。

其次是人类其他学科的进步不断在给西医赋能。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医学得到了大发展,沿着当年盖伦的路,即对人体的实证研究,发展出了解剖学,亚分子学,微生物学等各种现代化学科。因此如果不注重科学的方法,不注重记录实验结果,那么后人难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败,中医会一直陷于“发现—丢失—再发现—再丢失”的怪圈。

过去许多老中医会记载出诊情况,但是除了皇权世袭、达官贵人的病历,普通百姓保留下来的很少;即使有一些医案和文献,多数记录的是病人症状,有些隐藏的因素并没有记录:如体貌、体征、精神状态等微观特征。后人如根据这些记录行医,不能多维度多角度地达到辨证论治的效果,即这些模型的泛化能力不强。更别提某些中医派系的传人,不愿意公开其家族传承秘方,不愿将其轻易传人,时间一长也就丢失了。

这也就意味着,年轻的中医师想要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临床成果,必须去“重走”先辈们已探索过的道路,而不是直接“继承”先辈们的经验成果,从而再次步入“发现—再丢失”的死循环,无法快速掌握中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去找老中医看病,因为老中医更有经验!而经验其实就是数据,现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老中医的经验进行数据化记录、分析、保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名医大师的诊疗思路、辨证逻辑和处方经验进行整合,使更多年轻中医师能够更轻松掌握名老中医的思维,传承他们经验中最优秀的部分,快速提升自身的诊疗能力,帮助中医进行有效的传承。

在中医诊疗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实现什么?

请畅想一下这样的场景:水平有限的基层中医师们只需通过使用一个“智能中医大脑”的系统,辅助医生辨证抓证,同时开出大师级别的中医处方,并且在线上,就能完成配药、煎煮、配送的步骤,直接把药送到患者的家里。

虽然听起来有些前卫,但对于医疗水平有限,医学资源匮乏、短期内快速成长困难的年轻中医师来说,这样的“美梦”一旦成真,将大大解决他们的困扰,同时也将在短时间内极大的提高整体中医诊疗水平,打破中医传承难、发展慢的困局!

而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踏入中医领域,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现实。

以目前在中医人工智能领域内较为突出的“脉景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上述场景,而且对于年轻中医师,临床中最难以掌握的辨证环节,也可以通过该系统的智能舌面诊功能帮其解决。

只需用手机对准患者的舌头、面部拍照,图片就会自动传输到系统中,一秒钟内患者的舌苔、面色等数据就展示在电脑屏幕中,并且有着极高的准确性与专业度。

上述情景中所展示的,就是脉景智能中医舌面图像诊断功能,通过面部特征点回归和实例分割技术,有效提取眼睛,眉毛,鼻子,嘴唇等舌面多种局部部位,智能识别患者的舌苔,舌质,面象等多种症状,为医生提供高可靠性的临床诊疗参考意见,并通过智能问诊引导,一秒自动推荐精准处方,协助医生提升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中医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人工智能有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

看到中医人工智能今天的发展,相信不少中医师都会有这样的顾虑:未来的人工智能诊断发展将愈加完善,面对如此完善的中医诊疗系统,我们会被人工智能淘汰吗?

其实无需担忧,一方面,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时代,尚未发展到足以取代人类的地步。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完全像人一样思考,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中医分很多流派,不同流派间的理论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中医标准化的数据无法有效统一,会对计算机学习造成障碍,需要经历漫长的数据清洗和技术迭代才能解决。

另一方面,机器是冰冷的,无法取代治疗过程中人的作用。患者在看诊过程中,医生的共情能力及心理关怀,是帮助病人康复十分重要的因素,也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一环。也就是说,中医可以是人“物质身体层面”与作为能量信息的“心灵层面间的桥梁,他们既可以通过对身体的治疗影响到心神,也可以通过对心神的疗愈影响到身体,这样充满“灵性”的医疗手段,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具备的

或许在不久将来,我们将看到中医领域的青年医师们越来越多,而每一位青年医师的身边也都将伴随着一台人工智能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年轻的中医群体利用科技的力量打破年龄与经验的锢锁,与人工智能一同诊断、互助、学习、发展......

这,也许是中医未来发展最美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