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瘦身但不想放弃美食?2招正念饮食有解方

健康知识 2023-05-28 18:14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想瘦身但不想放弃美食?2招正念饮食有解方

减重瘦身,过程总是充满挑战和崎岖。但想像不用为了一块蛋糕、一片洋芋片挣扎,不用靠意志力压抑自己的食欲,既能享受美食、不带罪恶感、不担心一吃就停不下来,仍可成功瘦身,那该有多好!

如果总是无法克制自己的食欲,那么正念饮食是另一条新的路。正念饮食创始人、印地安纳州立大学心理系荣誉教授克里斯泰勒(Jean Kristeller)透过自我觉察的方式,成功帮许多学员成功瘦身、不复胖,且已经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支持,「很多肥胖问题来自为纾压、抚慰心灵而暴饮暴食,或根本不饿却吃了很多食物,而正念饮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我们常常无心中吃了很多食物。例如看电影不知不觉吃完整桶爆米花但那时我们并不饿。正念饮食就是察觉「吃」这件事情,在咀嚼中享受吃的过程、享受食物带来的感受。透过正念饮食练习,人们很快能了解自己的需求,懂得选择好食物、并且酌量,就能避开或少吃高糖、高脂的食物,自然就有助于体重控制。

克里斯泰勒指出,人会感到饥饿,但那是真的饥饿吗?抑或只是觉得『该进食了』或『嘴馋』?她说,饥饿时肚子会叫、身体感到虚弱,这跟纾压、嘴馋或无聊时「我就是想吃」不同。

她观察到,有体重问题的人不停地吃,心里有罪恶感但又告诉自己,自我限制的意志力已经发挥极限了、我努力了还是失败,那就放弃大吃特吃吧!

,一旦开始注意每一次咀嚼所带来的感受时,「咀嚼一次、两次、三次后,发现食物的味道变差、变淡了,不想继续咀嚼而吞下肚,会觉得吃一些、品尝到最甘美的味道足够了,」不需要吃太多就能感到满足,这就是正念饮食带来的效果,「质」重于「量」。

(正念饮食创始人、印地安纳州立大学心理系荣誉教授克里斯泰勒(Jean Kristeller)透过自我觉察的方式,成功帮许多学员成功瘦身、不复胖。图片来源林后骏)

正念饮食不同于节食、断食

节食、断食是来自外界的限制,阻隔人的生理需求和欲望,要求严格遵循某些个人化的饮食规定,例如限制热量摄取甚至不吃东西。

「但严格限制可能无法持续太久,」克里斯泰勒指出,具有弹性又能持续运行的方式,绝对不是别人告诉你该怎么吃,而是自己平常的饮食方式。正念饮食就是依然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加以调整,才是最舒服且实际的饮食方式。

,与其执著于每天吃了多少热量,不如轻松看待它,想成是「预算」。例如早餐可以比平常少吃半颗蛋也不会感到饥饿,隔天就有「预算」可以安心吃想吃的食物。

甚至克里斯泰勒认为,没有所谓的较差或较好的食物(better food or bad food),「或许有较健康或不健康的差异,但没有食物该完全不碰。」她曾问过参与正念工作坊的营养师和医师,一片洋芋片热量多少?答案是10卡,但他们猜50、60卡。所以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懂得少量、酌量。可能是一个礼拜吃两三次,或每次只吃两三片洋芋片,这没问题。

就算是研究认为健康的食物,例如麦片和坚果,如果因为它健康而多吃,反而容易摄取过多热量。所以什么都可以吃,但会发胖、不健康的食物少吃一些即可,不用完全不碰。

搭配运动更有效

克里斯泰勒鼓励想尝试的人多运动,什么运动都好,但关键是长久累积,最简单的就是走路,不会因时间、地点而容易放弃,因为我们每天都在走路,车停远一些走路上班、走楼梯等等,都是增加步行的小诀窍。

(克里斯泰勒指出,想瘦身不是什么美食都不碰,而是要知道吃进什么食物、细细品尝、酌量即可。图片来源林后骏)

2个练习,正念饮食随心所欲

每个人都有正念,但透过练习时间。但透过练习,较能随心所欲地运用。

一、正念呼吸静坐

静坐提升心智的专一度,缓解焦虑和压力。

1. 不用正襟危坐,只需静静地闭眼坐着。

2.腹式呼吸可以右手放腹部、左手放胸口,如果右手随着呼吸而起伏就是正确的呼吸方式。

3. 每周3至4次,每次10至20分钟即可。

二、吃四颗葡萄干

1. 这是正念饮食最简单也最知名的练习,克里斯泰勒在工作坊中也教导学员这样练习。

2. 拿出四颗葡萄干。闭上眼睛静坐、深呼吸。

3. 睁开眼睛,当作从来没看过葡萄干,细细观察它、闻它、摸它。

4. 闭上眼睛、放到嘴里但不咀嚼(可以数5秒)。

5. 开始慢慢咀嚼,经验每一次咀嚼中,味道的变化、感受、吞咽。

6. 用同样的方式吃第二、三颗葡萄干。

7. 准备吃第四颗时,停下来想想真的想吃吗?如果决定吃,以吃前面三颗葡萄干的方式吃它。

8. 无论是否吃第四颗,思考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

推荐阅读

蛋白质吃不够易诱发「带状疱疹」 医师教你用体重算出每日摄取量

10项「空热量」食物 恐产生隐性饥饿风险、导致肥胖

怎么吃,享瘦又健康?

  该文章《想瘦身但不想放弃美食?2招正念饮食有解方》由网友『与你习惯』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